秋叶老师的这本书讲了想要快速高效学习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
第一:定位力。这是掌握其他能力的前提,就像我们要出发,肯定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去的是哪里,先定位好自己要走的方向,这样你才能到达目的地,否则再努力也是白搭。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呢?
秋叶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了几种思维:
一是排除思维;人生的可能性很多,我们每个人可能喜欢的爱好的东西也很多,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并不多。就比如你很喜欢一件衣服,你那件衣服确实不适合你,你穿上很难看。当然你也能穿,但是终究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来的更好。我们人生的可选择项也许很多,比如一棵树,如果把顶部的枝叶砍去,它可能会在旁边长出更多的枝蔓,比如冬青,就会成为低矮的绿植。如果从小就减去旁边的枝蔓,它就会向上长,长得很高很长。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我的优点与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也就是说明智的学习者,先学会聚焦。秋叶大叔建议大家在选择方向上优先选择离钱最近的方向。
二是串联思维;在做定位,寻找目标的时候,也要想好自己要走的方向,一直向上走去最终你到达的目的地是哪里。去思考到达目的地需要些什么?需要你去锻炼学习自己的哪些能力?把那些能力串联起来,才能更好的打造自己的学习地图。就像画画一样,需要先按比例画出大概的框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绘画,这样即使你的绘画技术不高也不至于画出来比例不协调。
三是标签思维;给自己的身份一个独特的、容易牢记的标签,这样别人才能够更好的记住你。标签越小就越容易站住第一。就像珠穆朗玛峰大家几乎都知道,但是排名世界第二的山峰却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我们在选择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就像是给自己打广告一样,独特的才能让别人记住你。
四是平台思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极度开放、包容和联系的社会。我们必须借助好的平台才能更好的去发展自己,而不是一味的闭门造车。在这里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的不只是一项技能,而是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系统思维。
通过排除法确定对自己最重要的目的地,通过串联思维把自己通往目的地的道路绘制清晰,通过标签 思维让自己的目标更加显著耀眼,通过平台思维更进一步的去扩大自己成功的概率,让别人帮助你一起去实现目标。
第二:框架力;框架力就相当于搭建通往你目的地的道路。只有把道路铺好了,我们才能更快更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一是地铁思维;当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每个人都在有意或者无意的接受了很多碎片化知识,很多人很努力去学习了很多,但貌似一团毛线乱七八糟的进入大脑,一点效果也没有。只有把自己的大脑搭建好如同地铁地图一般的框架,你的碎片知识才能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去发挥知识的作用。
二是行家思维;先建立知识体系,再进行细节学习。就像吃鸡(游戏名),要树立自己的全局观,找制高点,才能更好的观察地图上各个地方的形势。先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树,秋叶大叔在这里建议大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在这里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和以前从小就学一门技术的学徒工。照现在的形势来看,很多的大学生还不如以前的学徒,会一门手艺,就能挣很多钱,而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于是毕业了混的还不如没上学的。在这里我觉得并不是教育体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者从未告诉过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那些知识。所谓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等其实都是属于基础知识,我们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我们以后能够更轻松的去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才能更轻松容易,你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能力,因为基础知识是属于通用知识,也就是基本上每个行业都需要的。但是从小就当学徒工的,如果他喜欢那个工种,一直勤奋学习,过十几二十年,手艺精湛那么收入自然会很高。但是如果不喜欢,未来再想去转别的行业,他就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他的沉没成本也会非常大。所以学习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对于未来各种可能的选择。进入大学以后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想从事的行业是什么。然后明白自己的这个行业,你想从事的职位顶尖者需要的有哪些能力?你现在需要去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够成为你未来想要成为的人。
三是归纳思维;用金字塔原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芭芭拉·明托写,一开始我读的时候也是很费劲,第一次没读下去,过了很久我才又拿起书去读,勉强算是读懂了,还需要进一步去理解消化。当然也是建议大家去读一读的。
秋叶大叔在这里建议大家首先读一本你想从事领域内口碑不错的教材,反复精读几遍。很多经典教材的目录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秋叶大叔提供了一个SLIP方法。
S(sort,分类):把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类。
L(label,标注):每一类设置标签。(想想微信朋友设置标签分类)
I(integrate,整合):思考这些分类之间的关系,比如如果是包含关系,就把他们整合到一个里面。比如苹果、梨都属于水果;如果是因果关系,这样你建立因果思维,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联系知识点。(一般来说主要就是并列、因果、包含三种关系)
P(prioritize, 排序):在整理好的知识中,你要对他们进行排名,确定对你最重要的是哪些。以此来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
如果无法搞清楚自己看到的知识到底是哪一类?可以用“what、how、why”提问法分析。
what“是什么”通常是对应事实类信息,通常有标准答案。
why“为什么”通常是比较深刻的、本质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对应概念性知识点。
how“怎么做”两者之间,对应方法论的知识点。
四是自学思维;在建立好自己的知识框架树以后,从按进度学习模式转入按需学习模式。不再是按照书本给你安排的一步一步来,而是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优先要学的。从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学习模式。如何主动学习?多度相关领域的经典知识、一手资料。
五是木桶思维:秋叶大叔给大家提供了三个方向。如下图:
硬能力,相当于你解决某个领域问题的专业能力。这个需要一定的学习基础。这是木桶的底板。
软能力包含两个方面:横向能力可以理解为沟通交际能力,同领导、同事、客户等沟通协作能力;纵向能力是自己有贯穿自己想做领域的能力,整合资源、打通行业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是木桶的围板。
软素质包含三个维度,只有身体良好,有时间的基础上你才能做好做强。这是制作木桶的箍绳。
知道自己应该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就着手去提高自己的那一项。我们可以利用当今网络各大平台去进行学习,用好行家资源,比如“在行”APP。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板,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补齐短板,不如先优先做好自己有标签的长板。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以给自己升级换桶。不要盲目地攀比牛人,因为目前自己的能力相当于小桶,还装不下人家大桶那么多的知识,所以要给自己逐步升级。
第三:精进力:刻意练习,让技能成为本能反应。
一是逆袭思维。很多人爱设短期目标,并逐一实现,但最后也没没有改变什么。在这里秋叶大叔是建议大家一定要着眼于未来,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考试,都想当第一名,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那些知识,只知道得了第一名有奖励,有夸奖。其实如果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学习那些知识,他的每一天都比昨天的他距离他的目标更近一些,那么眼前即使离目标还远,即使当下成绩不是很好,只要我们的目标没有错,前进的步伐没有停下,那么我们就会逆袭。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的你都比昨天的你进步一点点,。
二是高手思维。用专业而不是业余的方式去训练。比如说健身,之前我自己去健身,每次去了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基本就是跑跑步,跟着操课做做操,当然这也会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很漂亮完美的身材,比如你想要马甲线,前凸后翘。那么教练的指导作用就是非常明显的,他会根据你的身体的情况,给你指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每次你来了该做什么运动,什么器械都会告诉你,包括你姿势的正确与否。教练的一节课和你自己练习的一节课这样累积下来的效果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学习某项能力的时候,不应只是自己一味的去重复努力,也许你只是低水平无效率的重复,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刻意训练必须是在科学的训练方法基础之上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是成本思维。就像之前看过的一幅漫画,挖井,挖了很多坑,却没有一个挖出水来,很多时候是因为挖的不够深。在学习上,我们当然都不喜欢花费了大量时间却迟迟没有产出。所以我们应该思考自己在学习这个技能时候想想自己想要到达的程度是什么?比如弹吉他,你是想着自己娱乐,能弹几首歌就好,还是要变成大师,精通乐理。你的目的不同,自然你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就不一样。对于大部分技能来说,我们入门只需要100小时也就够了,熟练的需要1000小时,精通只需要3000小时,专业大概需要10000小时。
四是教练思维。这个感觉有点像减肥期间的平台期,尤其女孩子应该知道,就是有那么一个阶段,无论你怎么运动,不吃饭,体重就是不会下降,只有在坚持过那个阶段之后,体重才会突破瓶颈,继续下降。学习也是一个道理,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学习一股子新鲜劲,还比较开心,学习过一段时间,就开始了无聊阶段,这个时候就有了厌倦心理,这里也是建议大家要坚持吧,寻找不同的刺激方式平稳的度过这个瓶颈期,你的能力就会很快上升一个台阶。
五是整合思维。我们现在碎片化时间很多,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起来,把碎片化的时间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比如你要考研,零碎的时间你可以背背单词,复习回顾一下你曾学习过的东西。就像水滴一样,一滴滴积累起来是你的江河湖海。
第四:联机力
一是网络思维。有问题先去网络寻找答案,运用网络的力量。
二是搜索思维。用对关键词。
三是焦点思维。现在移动智能设备普及,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为零碎的片段,很容易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所以我们在面对各种各种的信息时候要有“焦点思维”,什么对你是重要的,什么信息是属于你知识框架树里面的,其它无关的信息阅后即焚吧。
四是台阶思维。学习就像练武功一样,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一步步前进,不可能一下子武功登峰造极。所以我们在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时候先从各方面寻找相关领域的入门书籍开始。
第五:复盘力
一是结构思维:高质量的复盘不是简单复述别人的观点,而是融入自己的结构中,整理输入的东西。比如这本书,秋叶老师总结了七大能力。那么切实的放在自己身上,也是这样么?我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木桶思维,每个人有优缺点,这七大能力,肯定有自己擅长的也有不擅长的。那么如果哪一种能力是你已经具备的,不需要再重复消化,你可以把你不是很擅长的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几大能力。
二是拆解思维:想要真正的把知识内化我自己的东西,就要对高手的每一步都进行分析,学习。比如我之前听老师上课,自认为都学会了,都懂了,但是自己去给别人讲一样的东西,很多时候就会卡壳,不明白接下来该怎么说。所以还要对老师的视频翻来覆去的看,才能一一弄通。只有把每个小细节都掌握了,你才是真正的掌握了。
三是联系思维: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我们学习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发现即使不同的学科,学习也是有一定的相同性的。看到一个现象一定要去挖掘事情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要多进行扩散性思维,多联想,多思考。我想起上大学时候的一次语文作业,我很认真的听讲,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的答案基本就是按照老师讲的来写的,但是作业的分数并不高。我当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讲的就是那样,为什么自己分数还是不高呢?到后来我才明白,大学之后的学习和初高中的学习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之前的学习基本就是问题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什么都基本是固定的。但是现实社会答案哪有什么是绝对的。大学培养的就是学生多方面学习的能力,自己动手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有的学生即使课上没怎么听讲,课下花了大量时间去网络上,书本上找寻答案,最后成绩还是比我好。就是我们学习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不要太固定自己的想法。
四是换位思维:这种思维角度一般发生在人际沟通交流方面,对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矛盾也就没那么多了。学习方面也是一样,比如你是个打工者,如果你是员工思维,你肯定会想着能尽量少出力多挣钱。如果你是老板思维,你肯定会想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公司能更好。
五是复利思维:复盘不只是总结过去所学到的知识,还要总结未来可以产生复利的模式。学习二字,不只是在于“学”更在于“习”。只有把所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中不断的使用,才是最好的学。
第六:输出力:别用低质量的输出感动自己
一是跃迁思维:输出倒逼输入。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很难做好。3种标准:1、公认的技术指标;2、行业优秀标杆;3、自己的历史标杆。在准备做一件事前,先了解这一件事做到专业、精通、熟练、入门都是什么水平,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秋叶大叔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了其中输出模式。1、记录笔记。用笔写胜过用手机拍照。2、思维导图。把所学的内容的逻辑画出来。3、解读文章。开始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消化新的信息。4、对外分享。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己去教别人。5、内化实践。理解了别人的观点,到现实中印证一下。6、复盘文章,写出自己的深度心得。7、课程研发。做培训课程或者编写教材,进行体系化输出。
二是问题思维:好提问带来好输出。在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前,先了解成长的途径和标准,以及技能和方法。找到路才能更好的走。
三是视觉思维:让别人看见你的收获。我们的右脑视觉记忆效果是左脑的很多倍,所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视觉的东西更易于记忆,也提升了质量。
四是清单思维:清单思维就是把细节量化、标准化。让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参考执行。
五是成果思维:我们学习肯定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或者为了个人升职、评选;或者为了解决某种特定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赚钱。学习后一定要发挥所学东西的价值。
第七:迁移力:所有学习的终点,都要培养跨界额能力。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积累,这种模式叫精进。原有领域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领域的工具,这种模式叫跨界。不同领域的学习成果,能一通百通,找到共性的认知,这种模式叫范式。
一是挑战思维:打破自己成长的舒适区。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打破自我的过程,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在跨界之前可以先把自己的基础知识学好。比如基本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
二是重复思维:先“举三反一“再举一反三。盯住一个能力点多次训练,让这个能力真正内化,才能去多个领域举一反三。要重视重复练习,不能着急。
三是套路思维:用老套路解决新问题,用新套路搞定老问题。
四是建模思维:构建自己的模式识别能力。
五是合作思维:选对合作伙伴,形成互补能力圈。一个人想要什么都学会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肯定要找到合适的人共同完成事情。用别人的长板弥补自己的短板。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吸收书里的知识更是需要时间,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再发挥出来更是难,但是越简单肯定效果就越差,这也是为什么读很多书却没什么效果,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