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识到的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烦心、苦恼、伤心甚至愤怒,可能并不是因为遭遇本身(事情本身不值得强烈反映),而是因为在反应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的感情基调和情绪加入了,导致情绪一发不可收拾。
类似的情绪,在事后会由当事者“想开”,觉得根本没什么必要,下次避免。
比如,下班回家,累了一天。看到家里卫生没有打扫,于是就抱怨对方。走进厨房,着手打扫油污,疲累和怨气越来越严重,此时对方进来随手放了个没刷的杯子扔了块香蕉皮。接下来的发泄,可能会加很多的绝对化语气。如“脏成这样你看不见吗?什么时候能见你收拾?”如果不是自己原本的情绪积累,如果是业绩飙升或者购物满载而归,十个脏杯子可能都不会令人恼怒吧?
再比如今天公司有很重要的事情,领导很紧张,你的动作慢了些。领导生气,说怎么这么不紧凑、不知道看情形,关键时候掉链子?那么放在平时,可能小的失误并不至于令人生这么大的气,重点不在链子,重点在什么时候掉的。“关键时候”,人心紧张、背负压力,这个时候一点纰漏,都足以加上原本的紧张和压力一并袭来,使后果更加严肃了。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要经过对刺激情境对评估才会产生情绪。他还认为,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大脑皮层得到评估。
看似立即产生的情绪,经历了这么复杂的过程才得以释放。那,在评估过程中本来就有情绪呢?无疑是给新情绪对产生加了放大镜。
所以,就事论事四个字,知易行难。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很难把自己的情绪从事件中剥离,也很难让前继情绪不影响后继情绪。但至少,懂得了是什么在“捣鬼”,至少有利于适当控制的实施,和“我知道这怎么回事”的自我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