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sh Course:10分钟心理学速成-【第6集】感觉与知觉

链接: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opencourse%2Fcrashcoursepsychology.html


重点

1、感觉和知觉是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的。

    感觉(Sensation):自下而上的加工。是对外部刺激的接收和传递。

    知觉(Perception):自上而下的加工,大脑组织和理解信息,并将信息与情境结合。


2、绝对感受阈限(Absolute Threshold of Sensation)

    刚刚能够引起特定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要用百分比来限定。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一个理论模型,用来预测个体在什么条件下会检测到一个微弱的刺激,建立在一定情境的基础上。

    感觉敏感化和感觉习惯化。


3、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个体分辨差别的能力。

    韦伯定律(Weber's Law)指出,我们感知到的差异和刺激量的大小呈对数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重要的不是刺激量变化的大小,而是变化量和原来刺激的比值。


4、光

    波的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色调 ,波的振幅决定了光的强度或亮度。


5、视觉工作原理

    光在通过眼球的角膜(Cornea)和瞳孔(Pupil)之后,击中晶状体(lens),将光线汇聚成特定的图像,投射到视网膜(Retina)。视网膜上有感受器,分别叫做棒体细胞(Rods)和锥体细胞(Cones)。棒体细胞检验灰度(通常可以理解为亮度,即物体的黑白水平),锥体细胞检测细节和颜色。上面的感受器开始接收视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打包好传送给大脑。大脑的视觉皮层有特殊化的神经细胞,叫做特征察觉器(Feature Detectors),对特定的特征进行反应,比如形状、角度和运动。


6、颜色视觉相关理论

(1)杨-赫尔姆霍茨三色理论(Young-Helmholtz Trichromatic Theory)

    认为视网膜上包含三种特定颜色的锥体细胞,分别接收红色、绿色和蓝色光。当它们一起被激活时,三种细胞结合起来的能量使眼睛能看到任何颜色。

(2)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认为看见颜色是相互对立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结果。所以,有的感受器细胞被红色光激活,但被绿色光抑制,而其他细胞的作用正好相反。所有这些感受器细胞的结合让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全文

    我来给你讲讲奥利佛·萨克斯,著名的医生、教授,特殊神经案例研究的文学作家。在未来的课程中,我们将会看看他做的一些有趣的研究。但现在,我只想聊一聊萨克斯他本身。

    尽管他有一个才华横溢又充满好奇心的大脑,有一件连普通幼儿都能做到的事,萨克斯博士却做不到,他不能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脸。萨克斯患有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丧失感知和识别面孔的能力,也被称为脸盲症(Face Blindess)。

    他的视觉并没有任何问题,感觉也是完整的,问题在于他的知觉,至少是识别面孔那部分的知觉。面孔失认症很好地证明了感觉和知觉是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的。感觉(Sensation)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我们的感觉,比如视觉、听觉、嗅觉,是对外部刺激的接收和传递。知觉(Perception)是自上而下的加工,我们的大脑组织和理解信息,并将信息与情境结合。

    我们一直在被大量的刺激所轰炸着,尽管我们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官所能接收的有限的信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感受相同的东西,所以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极限。我们可以说的更准确一些,如果我们把绝对感受阈限(Absolute Threshold of Sensation)定义为刚刚能够引起特定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必须要用百分比来限定。因为大脑是很复杂的,要检测到一个微弱的感受信号,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哔哔声,并不是只要刺激够强就可以,这和你的心理状态、你当时的警觉程度以及期望有关,这就是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一个理论模型,用来预测个体在什么条件下会检测到一个微弱的刺激,建立在一定情境的基础上。

    精疲力竭的父母能听见宝宝最轻微的呜咽声,却听不见火车经过的轰鸣声,父母因为爱护孩子而对宝宝的一举一动都很在意,他们的感官能力从而得到提升(敏感化),但这仅仅针对于宝宝。相反,如果你持续受到一个相同刺激的作用,你的感觉会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叫做感觉适应(习惯化,Sensory Adaptation)。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得不检查我的钱包是否还在,如果它通常都放在右边的口袋里,如果有天我把它放在左边的口袋里,那感觉就像是身上有个难受的大肿块。这也能很好地解释我们检测两个不同刺激的能力。

    个体分辨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它并不是线性的,比如一颗小星星比其他小星星要更加亮一点点我能够分辨,如果一颗大星星比其他的大星星要更加亮,但亮度的差别和刚才一样,我就无法判断哪颗更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所以我们以发现者的名字为其命名。韦伯定律(Weber's Law)指出,我们感知到的差异和刺激量的大小呈对数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重要的不是刺激量变化的大小,而是变化量和原来刺激的比值。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视觉是怎么工作的。你能看到镜子中自己的脸,这背后有一系列复杂而又快速的加工。光线照到你的脸上,反射到镜面,再反射进入你的眼睛。眼球接收全部的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息。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最终变成你实际看到的内容,也就是你的脸。如果你在看其他地方,你能看见咖啡杯、柯基犬,

    所以,我们是如何将光波转化成有意义的信息的呢?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光本身的特性。人类能看见的光只是全部电磁辐射光谱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从伽玛射线到无线电波的范围。

    光拥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我们如何来感知它。但就今天的题目而言,我们把光理解成波。波的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它的色调。例如,短波的频率高,我们的眼睛把波长短、频率高的波看作是蓝色光,把波长长、频率低的波看作是红色光。

    波的振幅决定了光的强度或亮度。振幅大意味着强度高,色彩更亮。我们辨别颜色的亮度,比较蛋糕的橘色和路锥的橘色,就涉及到色彩的强度,或者说光波散发的能量。

    所以,光在通过眼球的角膜(Cornea)和瞳孔(Pupil)之后,击中瞳孔后方的透明的圆盘,也就是晶状体(lens),它将光线汇聚成特定的图像,投射到视网膜(Retina),也就是眼球内壁的表面,上面包含所有的感受器,感受器这时候才开始接收视觉信息。你的视网膜并不是像电影的大屏幕一样,将图像信息投射在上面,它更像是一束由光能组成的像素点,将成千上万的感受器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打包好传送给大脑。

    这些视网膜上的感受器叫做棒体细胞(Rods)和锥体细胞(Cones)。棒体细胞检验灰度(通常可以理解为亮度,即物体的黑白水平),用于周边视力(间接视力,眼球中央凹以外的视网膜上的视觉能力),还使我们在光线昏暗看不清颜色的时候,能看到事物的轮廓。锥体细胞检测细节和颜色,它们集中于视网膜中心的焦点,即中央凹。锥体细胞只有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才起作用,它使你可以欣赏收藏的精致的陶瓷艺术品。人类的眼睛在看颜色方面是非常精妙的,我们对于颜色的差别阈限是如此特别,普通人能分辨的色彩就有一百万种。

    目前正在进行的探索我们颜色视觉作用机制的研究就有一大堆,但有两个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目前已知的现象。其中一个模型,叫做杨-赫尔姆霍茨三色理论(Young-Helmholtz Trichromatic Theory),认为视网膜上包含三种特定颜色的锥体细胞,分别接收红色、绿色和蓝色光。当它们一起被激活时,三种细胞结合起来的能量使眼睛能看到任何颜色。当然,除非你是色盲。大约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一定程度的色觉缺陷,他们大多数都是男性,因为这种基因缺陷和性别有关。

    另一个色觉理论的模型被称为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认为我们看见颜色是相互对立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结果。所以,有的感受器细胞被红色光激活,但被绿色光抑制,而其他细胞的作用正好相反。所有这些感受器细胞的结合让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回到你的眼球,受到刺激时,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引发化学变化,产生神经信号,从而使位于它们后面的双极细胞产生兴奋。双极细胞的任务是将信号传递给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们长长的轴突会聚在一起,形成束状的视觉神经,从而将眼球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然后视觉信息沿着一系列复杂程度递增的通路,从视神经出发,经过丘脑,最终到达大脑的视觉皮层。视觉皮层位于大脑背面的枕叶,右侧视觉皮层加工来自左眼的信息,左侧则正好相反。

    视觉皮层有特殊化的神经细胞,叫做特征察觉器(Feature Detectors),对特定的特征进行反应,比如形状、角度和运动。也就是说,视觉皮层的不同部位负责识别事物的不同特征。一个不能识别人类面孔的人,完全可能毫无压力地从柜台中挑出自己的钥匙。因为大脑负责物体知觉的部位和面孔识别的位置并不相同。在萨克斯医生的案例中,他的情况涉及到大脑中的一个区域:梭状回(Fusiform Gyrus),它在看到面孔时得到激活。萨克斯的脸盲症是先天的,但是大脑中的这个区域病变或受损一样可以导致脸盲。梭状回中的细胞有的只对一种特定类型的刺激进行反应,比如姿势、运动或面部表情,而其他的细胞核团将这些分散的信息编织在一起,对情境做出即时分析。这种立刻将情境中所有单独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能力叫做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在视觉加工的例子中,这意味着,大脑同时进行着形状、深度、动作和颜色的加工。从这里开始,我们将打开知觉世界的大门,内容马上就会变得很复杂,甚至会上升到纯哲学的高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76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2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6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30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4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1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5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0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5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0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