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睁开眼,拿起手机,刚一打开上面赫然出现一条日历消息:“端午节快乐”,突地发现,该吃粽子啦,不知不觉便想起记忆中外婆包的粽子,更想起了外婆的温暖。
在我的印象中,外婆做菜手艺很好,也喜爱做菜,时常询问我们这些孩子想吃啥,她二话不说等到吃饭头准端上我们爱吃的。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每年端午节时,外婆早半个月便开始准备包粽子。我家在北方,家附近有一大片儿芦苇荡,每逢农历四月中旬,外婆就会提个小竹篮,带上剪刀和邻居一起走进乌泱泱的芦苇荡,寻找又大又肥的芦苇叶子,她说:“自己精心挑选的包出来香,安全也健康”。等到端午节那一天,外婆趁着太阳升起之时就开始忙着包粽子,将提前备好的材料整齐放在院子里,坐在太阳下,两手娴熟的拿起几片芦苇叶折叠成粽子的模样,然后往里依次放入糯米、蜜枣、花生等,再两手把粽子叶合上,用细绳捆扎起来,接着开始包下一个,此外,外婆还会包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不一会儿,粽子就全部包好了,待水烧热,将粽子放入蒸笼里,就等着它成熟出锅啦!
每每这时,我总是缠着外婆给我讲屈原的故事,从屈原改良政治到遭到迫害,从有心报国到无力回天,“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每次外婆必提到的,生而为人,无论走得多远,都应始终坚守人格之高标。
如今,身处异乡,吃不到熟悉的味道,还是会不自觉地咂咂嘴,更多的是一种怀念吧!想外婆的时候,打开手机,听一曲《天黑黑》,“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的时候,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夏天的午后,姥姥的歌安慰我……”外婆好像总是面带微笑,总是在忙着做菜,总是为儿女们操劳,她的世界里,只有生活,洋溢着爱和智慧。外婆年岁渐长,两眼昏花,做菜的手也开始哆哆嗦嗦,岁月可真无情,怎么一下子就让外婆老了呢?世间总有人在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应该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吗?年少的我在一天天长大,有空的时候想想家,打电话听听外婆的声音,是一种奢侈,对外婆来说,是热泪盈眶,是无以名状的感动。
外婆,暑假我就回家了,那时候抱抱你吧,都快忘了你怀抱里的温度啦,还是那么暖和吗?再给我包一次粽子吧,哪怕端午节都过去了,味道不会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