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有个梦想,希望我的房子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不需要很大,但是两面墙壁都可以放书,一张可以随意叠放书籍和电脑的木桌,一把舒适的椅子或是一个懒人沙发足矣。独立的书房没有等到,我的习惯似乎就已经有了改变,这两年读得书越来越有限,一本书要看很久很久。
现在工作累了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往沙发上一坐,拿出手机看信息,再划拉开视频,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推送,我就这样渐渐走进了时间的荒野中。有时候察觉到自己在手机上花了很长时间,就会很厌恶地将手机丢得很远,去运动运动,或收拾一下家。我发现自己越累,在手机上放松的时间会更长,有时候看微信视频号,有时候会看看微信上的直播,其实没收获啥,连放松的感觉都不多,放下手机还会让自己感觉很空虚。当我听到樊登老师讲的《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我猛然觉得这是个大问题,我一个成人尚且容易被手机吸引荒废时间,何况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手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为什么手机那么具备吸引力呢?这是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够吸引到最多的注意力,谁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互联网产品丢尽可能设计得具有吸引力、容易让人成瘾。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导致神大量不健康的皮质醇反应,触发压力反应,然后对有害的大量多巴胺的渴求,会导致上瘾,同时会减少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的自然释放,而这种自然释放是长期保持健康幸福和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者社交软件,他的体内皮质醇和多巴胺的含量会提升,但是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都会降低。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使用呢?要看孩子具不具备这三项能力。
第一个,情绪调节能力。不会大喊大叫或者用威胁、恐吓、躺在地上打滚的方式和你解决问题,就证明他已经学会了沟通和协商。第二个,社交技能。有没有学会更别的小朋友和谐相处,有没有学会交朋友,有没有觉得跟朋友在一块儿玩很重要,要让孩子体会到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第三个,时间管理能力。是否按照约定时间读书学习、吃饭睡觉。只有当他具备了了自我管理情绪、社交和时间这三方面的能力,才能给孩子手机。
交付电子产品之前,父母需要做一些事情:第一,和你的孩子聊一聊,高清楚这个设备用来干什么;第二订立家庭公约,比如流出禁止使用电子屏幕的家庭区域,餐桌和卧室不能使用;第三,确定每日禁止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第四,确定每周一天的家庭活动日,不能使用手机。
这些提醒来得很是时候,我觉得里面有个比喻很形象:使用手机和驾驶汽车一样,在驾驭之前都要通过一些学习掌握这技能才能正式上路。
愿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也能远离手机对我的奴役,早日实现拥有独立书房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