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之乱
太宗曰:“此人平后可治乎?”
淳风曰:“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评:
按照前后文以及历史进程推断,本句暗指韦后之乱,即中宗李显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
文中「己丑」属干支纪年法,本意代表时间。但是「己丑年」中与韦后之乱相近的两个时间点,是689年、749年,前者是武周载初元年,后者则是玄宗天宝八年,故「己丑」在文中或许并不表示时间,而是暗指「韦后」。
传闻韦后原本貌不出众,姿色平凡,无论此言是否可信,却是与「己丑」有所对应。
而「一口」、「一巾」则分别对应二人:「一口」暗指安乐公主,小名裹儿;「一巾」代指上官婉儿,有「巾帼宰相」之名。
其中「不成」,指韦后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失败。
而「五者乱之」参考史实,应指韦后、韦温、武三思、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五人,但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罡星即北极星,如果是「天罡下界」则可轻易联想至唐玄宗李隆基。
但是原文中的「五天罡」却与北极星之意相悖。不过在道教典籍中,亦有「三十六天罡」的说法。即除去北斗七星,以及二隐星之外,在北斗星域,尚有诸多小星,被道教尊为「三十六天罡星」。在《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中即有“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之语句。
但与「三十六天罡」相关道家典籍,却滥觞于宋元时期。
且「五天罡」的人选,即使是参考历史事件的刻意甄别,大家同样会各执一词,存在不同看法,在此则不必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