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意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月一日,正值假期。今天,我们就要“拜水都江堰”。自从历史课学习了这一章,我便十分向往。能如此精妙地控制岷江水患,这个工程究竟有怎样的英姿?
离堆公园,也是都江堰景区南门入口。传说李冰父子主持修堰时,曾掘出无数巨石,堆积于此,是为离堆。巨石自然清走了,可这依然残存着昔日的光辉。台阶路上的花瓣和枝叶给路面修饰点缀着,路上的晨练老者个个精神奕奕。
前方不远处就是安澜索桥了。索桥横跨波涛汹涌的岷江,置身桥上,依稀可见鱼嘴,飞沙堰等著名工程。这不正是书上插图的景象吗?不禁兴奋合影。鱼嘴是都江堰主体金刚堤的尖端,把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外江不变,内江却要经过飞沙堰。这相当于一个台阶,让水势变缓一些,同时又凿开宝瓶口,与飞沙堰齐平,让部分内江水进入宝瓶口。那是用于灌溉。内江少了一些水,平缓了许多,这时再与外江汇为岷江,水势平缓,从而治理水患。
往右沿山而上,就到了二王庙。这是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功绩,将李冰父子作为神明在此供奉。二王庙旁就是秦堰楼了。秦堰楼是后人修建的一座仿古建筑,这儿是观看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岷江风光的绝佳地点。
都江堰看似简单,却让后人建离堆公园、二王庙、秦堰楼等景点映衬它;都江堰虽无绝美的英姿,却造福了整个成都平原。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他们不仅是治理了水患,打造了一个天府之国,还告诉我们,有作用的事物不一定十分华丽,它也可以十分简陋,却用实干去赢得华丽,这或许才是拜水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