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却南人北相,身高1.92米,完全是一副北方大汉的模样。但是,在如此高大的身躯之中,冯骥才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难得的童心。
王蒙这样评价他:“大冯(冯骥才)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这正是它的魅力。”这本《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就集中体现了冯骥才的童心。
全书共选录了冯骥才在各个阶段所写的49篇精美散文,分成四辑,其中包括《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多篇入选义务教育教材的文章。
第一辑《 温柔小生灵:人类的童年本与动物相混》有10篇文章。这一辑每一篇文章都在写各种动物,但是仔细一看,其实每一篇都是在写人。开篇就是名篇《珍珠鸟》,文章主旨在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冰心老人评价道:
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炼、细腻而又酣畅。冯骥才的作品我读得多了,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的光彩照人。
第二辑是《 草木生灵: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共17篇文章。“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冯骥才说,孩子的天性本与自然最接近,亲近自然,可促进孩子的心灵天地丰富、健康。
这一辑所写的,就是大自然中的草木。其中我最喜欢《高山上的海蒂和她的父亲》这篇文章。海蒂和她的父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
另一篇不得不提的文章是《巴黎的天空》。巴黎圣母院着火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好看到这一篇。那叫一个百感交集啊。
第三辑是《 美的心灵:孩子最初的人生思索》,共14篇文章。这一辑的《挑山工》也是入选了课本的,但我更愿意说说另外两篇分别纪念两位老太太的文章。
一篇是《致大海——为冰心送行而作》,让我们认识了冰心老人的智慧、幽默、机敏,以及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和大爱。另一篇是《记韦君宜》,冯骥才深情地记述了这位把他拉上文学之路的“领路人”。冯骥才写道:“回忆不是痛苦的,而是寂寥人间一种暖意的安慰。”的确,这两篇文章读来,都有一种“暖意的安危”。
最后一辑是《时间里的精灵:美的历程中那些看不见的使者》,共有8篇文章。这一辑的文章,都是有关保护民间文化和历史文明的,其中6篇关于民间文化保护,2篇关于历史文明保护。最近数十年来,冯骥才把主要精力用于保护民间文化,这一系列文章,反映正是他的这一段经历。
在《古希腊的石头》中,冯骥才认为,对于历史文明,“懂得怎样珍惜它,才是一种很高层次的文明”。在《细雨品京都》中,“文化不只是知识,它是人创造的精灵。”虽然两篇文章写的都是国外的历史文明,但中华历史文明更是如此。
本书的副标题是“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冯骥才在书开头的寄语里写道:
如果说教育以人为本,那么教育的根本便是心灵教育。知识教育是必需的,但心灵教育才是根本——无论家庭教育还是课堂教育。心灵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心灵天地。教育做什么?就是时时注意给这片天地浇灌真善美,播种爱与博爱,注入情感和正义感,以及纯正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心灵这片天地美好、丰富和健康。
本书除了精选近50篇以纯真视角观察自然、植物、小动物、季节以及人物的散文外,还配了8幅冯骥才亲绘的插图和2张明信片(冯骥才也是位画家),就是要让孩子在自然真性的阅读之中,补充“知识教育”之外的“心灵教育”。
但这本给孩子看的散文集,其实也很适合家长看。一来是因为,书中提倡的这些美好品德,也是每一个大人必须具有的;二来是因为,要教育好孩子,我们首先要教育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