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若说简单的话,怎么有人花好几万报了辅导班都名落孙山?可若说难,为什么很多人称不上学霸的人每天抽一点时间自学也能顺利通过?
拿到证后,身边所有想考的朋友同学,都来询问我有什么“独门技巧”。其实,做任何事,都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登天妙法,但是在备考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年上半年的资格证考试也即将开始了,希望能为即将进入备考状态的小伙伴提供一点帮助和参考。
一、为你的努力创造一个良性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行为表现多数是因为正向激励。正向激励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使人以一种愉快的心情继续其行为,并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
说人话就是,当你提到“坚持就是胜利”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把这件事情划入“很痛苦,需要下很大决心才能去完成”的行列了,这时你的大脑是处在一个消极的状态下。试想,一件一提起就咬牙切齿视死如归,比在冬天起床还要你命的事情,你的大脑都对它抗拒,你还指望把它做得多完美吗?
最好的做法是,在脑海中为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良性动机。让自己一想到这件事情,就想到美好的前景,从而获得满满的动力。
我是2015年毕的业,随后进了某商业银行工作。可我渐渐地感觉到对银行业的不适应:每天生活在电子眼下,一言一行都被监控;人和人之间竞争激烈,更多是利益联结,情感淡漠;表面看着上班时间宽松,实际每天都要进行无休无止的培训会议,直到月上梢头……2016年1月17号,我像往常一样在银行的大厅重复每日工作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个声音对我说:你不适合银行的工作,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那一天,我决定考教师资格证。
当时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想做正式教师。正式教师工资稳定,每年有寒暑假,平时空闲时间也多。这些条件都能为一件事提供便利——工作之余,我能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因为有稳定收入,我可以相对放心地去尝试。而考取教师资格证是做正式教师的首要任务。
有了这样的思路,我就在心里想,现在的路都是为了以后的铺垫,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时间长一些,但想想以后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活在一个以“竞争客户就要激烈,打起来最好” 为价值观的环境里,整个人活成拉存款的机器,心里便有满满动力。备考期间,站了一天下班回家就算再累,我打滚也能滚到书桌前,像打了鸡血一样翻开书。
同样的,不管是考试还是做事,你要为自己找一个动力,要有明确的目标。它可以是精神上的追求,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激励,适合自己就好。切忌漫无目的随大流,看见别人都在考我也要考,为了考试而考试。
�
二、规划你的时间——计划比忙碌重要
�一个良好的动机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精神层面做足了,就要开始做规划了。
无论你觉得备考时间紧张还是充裕,时间这东西本质上是不属于你的,只有让它为你所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大部分人感觉时间还很宽裕的时候,是放心大胆地玩,当发现时间不够了,着急上火了,就开始紧张兮兮地玩。你千万不要做那大部分。
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和高等学校六类。除了打算去高校任教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这三类里。这三类的笔试科目如下:
幼儿园:《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学比小学多了一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对你所报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课程体系的考查。你报的哪一科,就买对应学科的书来看。我报考的是高中语文。厚厚的三本书,可惜当时拍的照片删掉了,就从网上扒了图来:
�͑在开始之前,你要对你接下来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把握:这几科每科都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是你擅长或者以前接触过的,哪些对你而言是新知识,哪些知识是简单浏览即可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背诵和练习的,并大体感知一下自己学会这些内容需要多长时间。这个过程可以结合目录和章节概览完成。
当时我是1月19号报的名,23号拿到的书。大概翻看之后,发现《综合素质》比较简单,考查内容以语文、数学、历史、微机等常识为主,基本上不复习想要及格也不难;《教育知识与能力》比较难啃,讲的是有关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背的东西很多;《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以实践性为主,主要考查汉语言基础知识、语文课程理论和课堂教学设计(其他学科类似),不需要死记硬背,但要把握核心。
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剩下的天数,我给自己定下2:5:3的时间比例,即按照顺序依次为10天,25天,15天的复习时间(包括做模拟题)。此后的学习期间,也有出现特殊情况,比如今天正好身体不舒服,或者朋友聚餐到很晚,我都随时调整,但基本上能根据安排顺利地完成。
凡事不打无准备之战。最开始就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好时间,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有序高效。
三、构建知识框架
一本书摆在你面前,动辄三四百页,怎么看?
还是那个讲过无数遍,但大部分人都不重视的方法:系统归纳。一科的知识肯定是有关联的,就像各自散落的珍珠,其实有一根不显眼的线把它们串联着,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根线。
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为例,内容从语文课程论到教学设计,内容又多又杂,看了一遍之后脑袋里就像塞了把糠,一片混乱,只剩一点零星的记忆。所以,二次复习的时候,我边看边列了每个章节的框架图,当时字丑,勿喷:
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自己写一遍,需要背诵的重点内容写上条目便于查阅。建议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活学活用一些记忆术,比如语文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练习法,可以每词首字组成谐音“讲坛讨厌” 来记忆。
此外,新的知识要想内化吸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连接。面对一个新概念,不要凭空去想象它是什么,而是调动自己的认知,让尽可能多的已有知识为理解它而服务。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巩固一遍自己的知识网络,说不定还能触类旁通,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
当每一章的知识框架构建好了之后,你就可以合上书,对着框架把本章内容梳理一遍,发现记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可以随时补漏。我是专门用一个本子记下随身携带,有空就拿出来瞅两眼,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一遍遍强化,慢慢地你会越来越熟悉,之后能做到不用看就能在脑子里梳理出框架来。等你做到一看见这个考点,就知道它属于哪个章节,相关内容有哪些,还担心考不出好成绩吗?
所以,笔试只要有目标,有规划,有方法,就算只有下班回家的一点时间,加以利用一样可以顺利通过。而且笔试的一大好处是它是有标准的考核而不是比较性质的考核,只要过了及格线就是成功,所以你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它不会因为你考得很高而排名靠后而抛弃你,也不会因为你排名考前却没有合格而选择你。或成或败,只看你自己。
以上就是我对笔试部分的一些体会了。笔试能过是会学能学,而面试对知识的考查就只占很小一部分,更多看的是个人整体素质啦。关于面试的详细讲述,点击我的另一篇文章《白天上班晚上自学,我是如何用50天考出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面试篇)》。
最后想和大家说:不论是考证求学,还是打拼创业,身边不可能全是喝彩。其实,成长之路本就是一人行走,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你是为自己而活。你要默认没人支持你,把别人的每一次鼓励都当成是额外赠送的,是生命里意外的惊喜。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就值得走下去。
本文已在版权印备案,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