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因。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家父,一辈子农民,一年到头,不是地里忙庄稼,就是四处给人帮工。虽然始终没什么钱,但也从来没到缺衣少食的地步。只有两个毛病,一是喝酒,二是乱骂人。自从二十年前,开始嗜酒如命,喝完就发酒疯,从左邻右舍,到家里的每个人,甚至村干部、路上碰见的人,逮着谁一骂就是几个小时。骂完了倒头就睡。第二天醒了,昨天的事好像什么也发生过。曾经多少人劝,试了无数方法,他依旧如故。如今快80了,身体各种毛病,各种疼痛,最近还被车撞过几次,哪怕一瘸一拐,也阻挡不了他每天早晚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摇摇晃晃的到3里外的市场小店里喝上几杯劣质白酒,回来后依旧是各种骂,各种气,最近一直在跟邻居家的狗过不去。尽管如此,家里的人依旧尽心照顾,仍然尝试着劝说和改变他。虽然家里早已不再需要他做任何事务,日常吃的用的我们也常会提前买好,冰箱橱柜里都堆满了,一切生活所需都不缺,但他的嗔心,他的怨气,他对世界对周围的敌意,使他没有能力享受这一切。虽然活着,如处地狱。
家母,典型的乡村农妇,一个字不认识,除了种地能吃苦耐劳、极度节俭外,没有任何技能,连自行车也不会。无论去哪儿,全靠两条腿。几十年就在村子周围500米范围内活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她病的时候送她到县医院的三次。家里什么锅碗瓢盆,大多都是用了二三十年了。蒸馍篦子上用来固定的铁丝,有水笔芯那么粗,用到生锈,锈到断掉,然后让我们修,重新换铁丝绑好,继续用。家里的衣架,早已经锈成一片黑乎乎的,你给她丢了,她还要骂你败家,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继续用,就算早已经买了好几十个全新不锈钢的,但她就是不换。平时一有空,就找活干,拾花生,捡玉米,捡知了壳,捡瓶瓶罐罐,做线活。这样忙活一月可能就三四百块钱,我们每年给她的钱都没用多少,让她歇着享点清福,就是不肯。然后就是对于家父酗酒乱骂人的事,她为此总是不停的生气,吵嘴,看不过去,想不通,心里也是常年憋屈、烦闷。尽管在生活物质上什么也不缺,就是心里始终不舒坦。
家姐,为人十分的忠厚实在。虽不是亲生,但胜似亲生。大概10岁时被领养,只上过两三年小学,勉强认得几个字。很早就广东打工,也很能吃苦,从来不忘老家,对照顾家里人也是最出力的。父母的衣服,从小我的衣服,基本全是姐添置的。每次回老家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临走再塞几百块钱。三天两头就打电话嘘寒问暖,生怕缺了什么。结婚后,依然如此,不停的往老家跑,买很多比较贵的好东西,但她自己家用的却十分的抠门。不是一天两天,三十多年,始终如一。永远在操心,家里的每个人,无论升学、结婚、生病、办事,她总是四处张罗,慷慨的出钱出力。而她自己,不过只是一个每天起早贪黑做豆浆烙饼、无论严寒酷暑用手端一个大盘子在市场小道里不停吆喝叫卖的最平凡普通的乡下人。就这样,还给儿子在镇子上买了120多平的新房,前年又帮他买了车。多次劝她歇一歇,她也明白道理,放手让后代们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并没什么坏处,但最终她还是狠不下心来,赚的钱基本都给儿子花了,她说:我要是我不给他钱,他连饭可能都吃不起(儿子儿媳两个人,也就20出头,工作做事不努力,常常在家闲着,平时喜欢到处疯跑,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一年到头,手里钱全花光,还能再倒欠几万,网上贷了不知多少钱,银行催债也不还。实在没的花了,就找他妈要)。唉,家姐也是吃苦受累的命,永远在为别人忙,为别人操心,心里总想着事,停不下来,不得安宁。
家兄,一身蛮力,脾气特别大,说话做事一根筋。学只上到初一,学校被人把头打破了,就退学了。从17岁之后就一直外出打工,也很能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动手能力也强,但嘴笨,不会跟人沟通,平日惜字如金,就算有事也挤不出几个字,常常心里自己闷着,稍有不顺心的事,乱给人脸色乱发脾气,倔的很。更不会表达内心情感,不会主动去关心照顾人。就算是父母,他回家也极少专门带吃的用的,甚至说几十年他几乎从来没有打过电话或发过短信给我,更不用说买什么东西了。以致于在我的成长的记忆里,我基本找不到多少他存在的痕迹。他也是一生辛苦,但始终什么也没落下。在婚后也不知怎么相处和沟通的,不仅夫妻两人吵,矛盾争端扩大到全家,三天两头吵架呕气,至今已快二十年了。小时候神婆算命说,我哥就是一辈子干活吃苦享不了福的命。
大表哥,硕士毕业,靠着一股肯吃苦肯拼的劲,富士康做了几年,然后自己开了公司,深圳买了大房子。一天到晚都在忙工作,忙挣钱。虽然公司离家只隔一个十字路口,但他沉迷在工作中,根本没什么时间去陪家人孩子。无论去哪儿,都背着电脑,电话信息不断,一有空就在思考赚钱或扩大业务。回到家总是习惯性的掏出电脑,继续钻进工作,做饭看孩子家务事都是从老家来的老母亲在打理。因为处理公司各种事务,熬夜出差是常事。人很清瘦,生活节俭,吃很便宜的饭,穿几十块的衣服,但有各种健康问题,身体经常僵硬,常常感冒吃药。有一天早上,忽然身体疼到无法起身,后来找了中医调理了几个月才又能正常活动了。甚至在这期间,他依然每天坚持来公司,弄了个折叠床,常常就躺在那儿,再用支架支起来,继续办公处理事情。你会常常在半夜或凌晨收到他发的微信或消息,好像他的世界就只有业务,只有赚钱。我曾跟他谈过几次,何必这么拼命呢?说道理,他也接受,但每次最后结束时他总是无奈的说:“你说的都没错,我都认可,但我就是个俗人,烦恼问题是人生的常态,这不是很正常吗?而且我要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啊!”一个名下有几家公司、坐拥几千万资产的一线城市公司老板竟理直气壮的说自己还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也只能两手一摆无奈的叹口气。
诸如此类,这世上的人和事,大抵如此。上至富豪老板,下至平民百姓,无论钱多钱少,无论独自一人或儿孙满堂、兄弟围绕,无论事业有成还是碌碌无为,但内心的不满却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各种烦恼问题要面对,内心始终无法真正安定下来,无法去享受简单纯粹的自由和快乐。一个字,无论你在这世间如何,全都是「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你只要留心观察,善于不断的反省思考,你就会明白和学会很多东西。不用去深山,也无需远离人群,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实践修行的最好道场。生命短暂,一个人能亲自经历的人和事毕竟有限,也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的事都去经历体验一遍才能明白道理。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你只要愿意睁开眼睛去看,敢于去质疑,去思考,以找出弄清真相的精神,不断的探究求证,同样也能搞清弄明白很多问题和事情,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少吃很多不必要的苦。
看看这世界,看看周围的人,如同来来往往的蚂蚁,又如飞来飞去的蜜蜂,总是忙忙碌碌,但结果又如何呢?有事忙的时候,各种疲惫烦躁,总想着有一天能闲下来。真到没事或放假的时候,很快就无聊的难以忍受,不得不用各种社交、娱乐、肥皂剧、游戏、吃喝玩乐、看小说等填满自己,只为了避免去直接面对内心的空虚无聊,努力想要抓住一个东西,维持一个虚幻的自我存在感。总之,无论怎样,都是不自在,内心总是隐隐的不安、焦虑和不满,时刻逼迫煎熬着我们的心灵。
英文有个词叫Killing Time,表达的十分的形象;汉语中叫消磨时间。我们努力上了十几年学,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四处奔波,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彻底歇下来,什么也不用去做,单纯吃饱了晒晒太阳纯粹的享受生活。可真到没事、什么也不需要做的时候,很快就变得烦躁不安,无法独自静处,没有能力享受清福。没想到时间是我们最难以忍受的东西,最难相处的人原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不是很诡异吗?
人不停忙碌做事的驱动力是什么?是内心的不满。不满于当下的现实,做事只是为了改变这种不满的状态,希望通过种种努力过上让自己满足的生活。乃至于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去追求财富、名利、地位、美色,就算得到了这些,就真的满足了吗?你看看那些所谓的富豪权贵,当财色名利都拥有时,为什么还不肯停下来,为什么不每天只是简单饿了吃饭,吃饱了就歇着呢?为什么还想要积累更多、想要更大、想要更好呢?他们的一生就像个陀螺或机器一样,不停的运转着,即使得到了足够几辈子生活的物质和财富,他们的心里依然贫瘠,依然感到深深的不满。为什么一生辛勤努力,也收获了名利财富,却没有达成当初预期的那种快乐满足呢?
如果一个方法没有效果,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去反思质疑,甚至连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找了一个对象不满意,就换另一个。赚50万还是不满,那就努力去赚100万。那如果方法本身就错了呢?古语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路子走错了,你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
少有人去反躬自问:这内心的不满到底是什么?从何而起?又如何去真正解决这种不满?如果你是一个足够认真、一心渴望事实真相的人,就不难找出答案。
很明显,这种不满是种不正常、不自然的内心失衡状态,会使人感到非常不舒服,消耗我们的精气神,驱使人想要逃离摆脱这种不满的状态,于是便有了种种做事和忙碌。换句话说,不满预示着你的内心处在不正常、不自然的失衡状态。但这只是结果,是在表象上直接观察到的。那造成这种不满的原因是什么呢?
治病要寻根,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个根源常常被叫作无明,即不识本心,错认真正的自己,把假的当成了真的。用大白话说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错了。你对自己的看法与自己实际的身份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就会导致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这便是不满产生的根源。
比如我在屏幕上打几个字:‘这不是屏幕’!话可以随便说,但能改变屏幕存在的事实吗?同样的,我们的看法也是,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看对,要么看错。看对,即不离自性,不被相转,不被境迷,合于本性;看错,认假为真,执着错误的想法观念,如同睡着做梦的人,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幸福,颠倒梦想,徒劳把捉,枉受辛苦。但无论看对或看错自己,自己永远是自己,不可能变成别的,本性永远不增不减,无得无失。你的看法对于你的真实本性没有任何影响或减损,这才是真正的福音,是真正的好消息,也是你自由解脱最坚实的依靠和保障。
虽然看错自己没有任何真的作用或效果,但一旦你迷惑错认自己,虚拟的效果也立马产生。如同做梦,虽然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全是虚幻,但因为你把梦中那具有形的躯体当成是自己,自然也就随着身体五官的种种感受或喜或悲。当你相信梦中的身体受到威胁时,就会真实的感到恐惧害怕,徒劳的随梦境起舞,受虚妄的苦。我们内心种种的不安,对现实生活种种人事的不满,便是从最初的「一念错认」而起。
看对,便与本性相契,内心和谐无事,完美平衡,自然而毫不费力,没有冲突对立,风平浪静,一片太平。看错,则不识本心,偏离了本性,把假的当成真的,认一个错误的东西当成是自己,比如身体或想法,因为这种看法与我们的真实本性并不相符。你把一个不是自己的东西当成是了自己,这种看法违背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冲突或矛盾,直接的结果就是不满。这种不满的感觉就是对你的提示,提示你看错自己了,提醒你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实际上,凡是与本性不相应的想法念头,都会导致不满的感受。
这种不满的产生是由你的本性决定的,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也无须外力去维持。譬如一片广阔无边的水面,平静是水面的自然状态,一旦有波浪出现,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的水,自然会有一股回归力把失衡的水重新拉回平静的状态,这是由水本身的天然属性决定的,并没有外力或什么东西在控制。同样的,我们的真实本性是圆满清净、无事无非、本自无缚、本自解脱的。当错觉妄想产生,就会同时创造出一种不满的虚拟感受。
实际上,就是这种不满的感受在驱使着我们不停的追寻,不停的做这做那,也驱使着我们修行求道。一切人,一切生灵,一切众生,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走在回归自心、重新认清自己真实身份,也即走在觉悟自己的道路上。普通人向外追寻,在世上试图通过财富名利来达成内心的满足;修行人向内追寻,通过觉悟实相来解决内心的冲突。凡俗和道人,虽然外在表现及所走的道路不同,但终极的目标其实是一样的,即达成真正的自由解脱,即觉悟自己的本来面目。
这不满的感受既然从看错自己开始,也只能回到自心去解决,修正自己的看法,重新看对,也即建立正知正见,修行觉悟。只因世人迷惑着相,在错误的地方寻求答案,徒劳的追逐名利财色,如同猴子捞月,终是徒劳。譬如晚上做梦,你如何在虚幻的梦里找到任何坚实可靠长久快乐的东西呢?梦境的本质便是虚幻不实,无常变幻,你如何能在虚幻里抓住什么实在的东西呢?
经云:三界火宅,众生皆苦。不修行,不觉悟,就只会继续在自编自导自演自看的虚拟梦境中颠倒梦想,徒劳受苦。很多人发不起道心,太多贪恋放不下,修行不得力,总是懈怠分心,只是还没有看清这世界虚幻的本质,还没有认清看似花花绿绿、热闹享乐的世间的一切尽是无常,须臾变坏,实际并没有什么好处可拿,一切了不可得,终究都是苦。
只要你还坚持你的看法,只要你还不愿放下,只要你还认为这世上仍然有某些好处可拿,你就会继续停留在这虚幻的梦幻水泡里虚妄的轮转,受虚妄的苦。直到有一天,你真正受够了,受够了虚假和谎言,失去了对这个世界乃至身心五官享受的兴趣,不愿再继续这样迷迷糊糊的混下去了,开始把目光和注意力转向自身的真理实相,只为真相而活,不惜任何代价,为之上下而求索,真正的道心便有了。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几乎所有修行遇到的困难或弊病都是由发心不纯而起,或有所执着或有所贪恋放不下的。若真是发心纯正,何愁不能觉悟?是故,古人云:法不负人,是人负法,若有人能一切抛开,只为解脱,晓夜忘疲,精进办道,必率先觉悟成道。
梦里无论做什么、积累什么,终究是无用的。再长的梦,也有结束的时候。无论现在是安逸享乐,还是挫折受苦,都不可持续,一切皆无常,瞬息万变,永不停息,最终都归于苦。无论梦里迷惑再久,无论现在有多颠倒,你终究无法一直逃避自己的真相。真理实相,你的真实身份,永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这才是你真正自由解脱的永恒保障。你最多只能拖延,最多只能错认错看自己,但永远无法真的改变自己分毫。你认得或不认得自己,你只会是你自己,真正的你自己,不可能变成任何别的。
凭借小小的人,用有限脆弱的生命如何去对抗自己永恒无限的生命实相呢?是故,结局已定,途径亦然。无论现在看起来如何,觉悟是必然!妄想颠倒的越厉害,内心的不满就越严重,回归自性的驱动力也就越大。正如再高再汹涌的波浪,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只要你还有迷惑或错认,你就会感到不满,这不满就会驱使你不断的行动和追寻,直到你重新彻底认清认全了自己。
虽然认错或迷惑没有任何真实的影响或效果,但何必徒劳的辛苦、受虚妄的苦呢?选择永远在于你自己,迷与悟,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