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实名举报,在当地并未博得多少同情。企业家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似乎已有公论。
经济和政治是一对欢喜冤家,近不得更远不得,脱离政治的经济不存在,脱离经济的政治似乎也不可能。企业脱离政府而存在,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企业事事依靠政府,除非你永远强大和兴盛,有了问题的企业也就失去了和政府的蜜月期。
完全不和政府来事的企业建不起来,总是依靠政府的企业走不稳、走不远。这就是企业生存现状告诉我们的真理。
作为企业,首要的、主要的是练好内功,取得确定好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这是靠产品质量来发声,靠市场需求来奠定自己的地位。而与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倾斜无关。道理很简单,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输血成就不了无敌巨人。“前任”领导不仅仅扶持了一个皇明,有的企业在“后XX时代”依然站稳脚跟迅猛发展,无论主业还是房地产都做的有声有色,依然是商界的一面旗帜。在这比较中,黄鸣就自然地输了分。
企业是需要学会“利用”政府的。政府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控制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越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对企业的杀伤力越大。企业要把自身应该享有的政策、资源争取到位,就免不了和政府打交道,就必须“利用”政府。所以,合理公关和各种关系的协调维系就是必须的。这和政府或者代表政府的官员是否廉洁无关。利用也并不就是行贿送礼。
企业如果没有了自己的主心骨,时时处处依靠政府,倒霉的必然是企业。政府是由人组成的,代表政府的人会出于自身政绩需求,对企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一定都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再说政府官员管理企业的能力未必比企业老板强。那么,完全依靠政府听命于政府,企业下场可想而知。
某县民营企业发展较好。我曾经向一位企业家询问过发展秘诀。对方说:我们XX县企业最大特点就是不听政府忽悠,坚持按自己的路子走。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20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