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利用午饭时间爬楼时,发现应老师昨晚在VIP群里,抛出了这么个问题:
十岁的孩子说:妈,晚上我想吃西红柿炒蛋。你知道家里没西红柿,你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群里自然是炸开了锅,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简单粗暴的,委婉温柔的,各式各样,也间接反应了妈妈们平日的教育风格。我的宝宝到下周的今天正好七个月,我在脑补未来的这个画面,我会怎么说呢?我可能会说:啊,亲爱的,你想吃西红柿炒蛋呀,可是家里没有西红柿,咋办呢?
然后翻到下面,听到了应老师的小灶。貌似应老师最近特别爱开小灶,一言不合就开小灶,而且都非常的有价值,哈哈,有种赚到了的感觉!慢慢这样开下去,想不熟都难。
晚上跟妈妈一起陪宝宝的时候,我又跟妈妈讨论了这个“西红柿炒蛋”的问题,然后又把这段音频放了两遍,受益良多。
OK,现在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回应我们的孩子的需求呢?
首先,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西红杮炒蛋。”这是一个正当的需求。但你却发现家里没有西红杮,于是你可能会说:“家里没有西红杮呢,明天再吃好不好?”
这样的回应,虽然是基于现实。但是带给孩子的却是无奈,孩子会觉得:你看,我只是想吃个西红柿炒蛋而已,这么小小的需求,妈妈都满足不了我。
当然,你也可能会说:“家里没有西红柿了,你想吃,妈妈马上去买来做给你吃!”
这样的回应,虽然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觉得被满足了,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变成溺爱。
孩子想吃西红杮炒蛋,由一个念头变成一句话说出来,孩子是这个念头的主人,而作为妈妈的我们,其实只是孩子这个念头的协助者与支持者。所以,作为支持者,第一时间去响应孩子的需求:“好啊好啊,西红柿炒蛋好啊,美味又营养!”
这样的回应,孩子的感受是:我的需求被看见了,被重视了。你看,妈妈是爱我的。
作为协助者,基于现实回应:“哎呀,家里没有西红柿呢,那可怎么办?”
“那可怎么办?”这个发问,将现实问题抛给了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西红杮炒蛋因我而起,那也由我来承担。
这样的互动,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念头负起责任。
总结一下,当孩子提出一些正当的需求,但现实又不能满足孩子时,不妨采用这样的回应结构:
1、正面回应孩子的需求
2、诚实告诉现实的情况
3、发问引发孩子的思考
西红柿炒蛋如此,孩子想吃冰淇淋、孩子想买玩具、孩子想玩游戏等等,都可以遵守这样的沟通原则。应老师将这个沟通原则称之为《西红柿法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起来使用这个法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