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太多关于孩子升学的问题,先是小升初、中考、高考,同事们的孩子年龄段都涵盖了这几个阶段,小升初的、中考的、高考的,好像都集中在了今年。或许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开学时间推迟,网课是一个新的话题,小升初、中考、高考时间推延,小升初制度的变更,有太多可谈论性的话题。
从无锡小升初政策有变更的苗头,大家就开始讨论猜测政策是如何变动,一直到明确的如何摇号如何报名的细则出来,再分析如何报名是安全保险率最大化,不管是今年有小升初的、还是像我这样孩子还在二年级、甚至已经在上大学的都参与到讨论分析中。讨论中听到太多竞争激烈的话题,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情绪。
莫名的情绪来了,那么开始问自己几个问题:1、自己的情绪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3、我的想法是什么?
小升初成绩出来,听到很多孩子都290+,感叹别人家的娃都是牛娃,回看下自己在二年级孩子的成绩,有了深深的焦虑,用他目前的成绩给他四年及以后更长的学习阶段做了差评及差的定位,心里产生了断崖式的落差。
这种落差来源于激烈的竞争,有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对孩子的不够信任,只关注了他目前的成绩,完全忽略了其它优秀的品质。
再问问自己,孩子20岁时是个怎样的人?我希望他健康、自信、阳光。这是我养育孩子的目标,那么现在在回看孩子,成绩只是他成长中的一部分,身体、心理健康更应该重视。此时目标已经清晰,焦虑值蹭蹭的往下降了。
最后我想说:对未来焦虑,不如先管理好当下,每个当下都感觉好了,未来也就好了。
献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