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到了一个新的数学概率问题,叫小数定律。什么意思呢?针对某个事件,如果它的数据足够少,有些“规律”就会自己跳出来。
人类喜欢在看似没有规律的地方找出规律。这大概和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远古时期,因为科学技术有限,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古人们总爱赋予他们所认为的理由和意义,以便更好地排除恐惧和不安。
这样的情况,现代生活中仍然有很多。比方说现在的小汽车摇号系统。有的人摇了几年都没有中,而有的人一摇就中,或者没几个月就摇到了。
于是在这些人群中听到了这样的言论:我某某朋友申领的第二个月就摇到了。我家亲戚一开始也没摇到,但是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再开申请很快就摇中了。更有绝望的人说,能摇到的都是新申请的,时间久的已经没有希望。
这些话都在指向一个结论:能摇到的都是新申领不久的,而越是时间长,越是希望渺茫。久摇不中这一事实让他们深受打击。这些人很快就从身边的几个小案例推出了这样的“规律”,但我认为这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不是事实真相。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小汽车摇号系统每一次摇号都是随机事件。何为随机事件,这就不得不提到概率论这一概念。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就是有些事情的发生并无前因后果可循。你不管做什么都不能使他一定发生或者不发生。
小客车摇号系统是一套经过检验认证的、成熟的计算机系统。政策的制定者和系统的开发者其初衷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对于每一位参加摇号的人来说,每个月被摇到的概率只会随摇号人数的多少发生变化,而不会受摇的时间早晚影响,机会是公平的。
身为普通人,我们并没有掌握全部的摇号结果,以及摇中者的所用时长。我们多数是道听途手获取一些数据信息,这个数量实在有限。哪怕是全部掌握了,如果数据少,摇号这样的随机事件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非常整齐,感觉真的有规律一样。也就是说如果数量不足够大,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和中彩票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买彩票,他会比偶尔买一次的人要中奖机会更大一些,但这并不说明他比同一次买彩票的人更有优势。
也就是说,摇得越久的人,理论上比摇得短的人有更多机会中签,但在每一次开摇时,每一位申请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这一次的摇中和努力没关系,和运气也没关系,只是随机砸到某个人的头上而已。
知道了这个定律,或许我们就能理性地看待摇号不中这件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推论这个系统有问题或者纯粹地阴谋论,认为政府不公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与愤怒。
不过,政府为了安抚民意出台了新政策给予那些久摇不中的人,每年多摇两次的机会。事实证明,只要坚持摇还是有好处的。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小数定律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