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客来,都是凤姑娘周旋接待。"周瑞家特意向刘姥姥明示,要进荣府看亲戚,局势早不是五年前的上一届了,主事人是十八九岁的凤哥。
接了刘姥姥的活,自然要周旋。
第一步,唤小丫头,悄悄的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没有。
第二步,找平儿,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
第三步,瞅饭后的空才见到姑奶奶。"这一下来就只吃饭是个空儿。"小人物见大人物,除了耐心还得有路子,"方蹭到这边屋内。"
初次见面,听这凤姐说得周全,"我年轻,不大认得,也不知是什么辈数儿,不敢称呼。"
年龄有差距,地位有悬殊,也久不往来,把称呼这茬轻巧地绕了过去。
周瑞家的点明是方才回的那个姥姥,凤姐只是点头并不顺茬接话,转而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再远还是亲戚,姥姥这穷亲戚她认。
为什么呢?知道的说穷人嫌弃富人,不知道的说富人眼里没有穷人,况且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
一番话下来,接待态度不愠不火,双方都能接受。一个有一万个心眼的管家话说得有节有据。
接住了就得请示上方。
先是回太太了没有?凤姐问。
没有。等奶奶的示下。周瑞家的不敢也没有越级汇报。
那就汇报,两种接待方案,领导那屋有人就算了,如果没有人,汇报后看领导怎么指示。
有安排有具体思路,这等管家非同一般。
得到具体授权后,凤姐就开始实施自己接待方案。先吃饭再接济,结束时说些客套话"改日没事,只管来逛逛。到家该问好的都问个好罢了"。边说边站了起来。
这场景似乎很熟悉,但实实在在是大清朝年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