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公益家庭教育讲座,我和大家分享。
在做讲座准备的时候,我反复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究竟用何种方法才能帮助家长摆脱现实的困境。
翻来覆去地想,没有着落!
突然,我明白了,我陷入了另一种思维“陷阱”。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父母原有的品行。
那,作为老师,就无事可做了吗?
不是!
我们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究竟还能做什么?我反复地问自己。
就在这一遍又一遍地自问中,我逐渐理清了思路。
我之所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收效甚少。但,依然要做,因为远方,甚至更远的远方,总有一些人,可以被点燃,被激发,被熏陶。
所以,有了今天的主题。
1.育儿案例分析(一)。
目的:结合实际案例,解读,分析,提出策略,真正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
2.如何跟孩子定规矩?
目的:爱和规矩,缺一不可。哪一方面偏颇,就会打破孩子成长的平衡,甚至造成终身的遗憾。
特此说明:案例来自于浙江家庭教育家长读本,解析为大众观点和自我观点。如何和孩子定规矩,部分理论来自美国学者卡帕卡的一本家庭教育著作,另一部分理论来自于我的实践。
案例:
两位家长对上述案例,做了自己的解读。一家长讲,我家孩子上四年级,经常出现案例中的情况。虽然答应他去,但心里总是放心不下,挺矛盾的。
我问,这种情况出现时,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妈妈,你怎么做?
沉默。
我说,我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三年级,作为中年级的起始年级,与低年级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状况。
说明:这一阶段,是孩子自我控制和恒心毅力形成的敏感期。所以,我们需要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孩子在这一阶段,能进行自我控制的练习,能做一些形成恒心和毅力的有意识的训练。注意,这次“事件”恰恰可以给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
第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说明:1.用提问的方式表达感受。2.所提问的八个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技术,也是对孩子“自我控制力、恒心和毅力”形成的最佳的“刻意练习。
第三、注意事项——
说规矩前,首先强调”爱“和”规矩“的关系。
爱和规矩是教育的核心,是统一的。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规矩也好,爱也好,都需要学习!
爱中有规矩,规矩中有爱。这是最理想的教育,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规矩和爱,无论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教育效果。表面上严厉的规矩,体现的却是大爱;表面上的大爱,体现的却是严厉的规矩。
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讲究”严父慈母“,把规矩和爱分离。一旦分离,教育效果大大折扣。
陶行知说,
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 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
《大学》里说的最明白,最透彻——
为人父,止于慈。
为人父,最高的境界是慈爱。
为人母,如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慈爱中有严格,有理性,这才是真正的大爱。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用下面的”问题解决技术“。
说明:合理的期望值,一是要稍高于孩子现有的能力,孩子能跳一跳,够得着。二是期望要具体和明确。
说明:孩子既凡是活动,必然先感受,再判断,后行动。感受全面,才能正确判断;正确判断,方能朝向适合的目标行动。
讲座的重点来了——
说明以下几点:
1.和孩子制定规矩的时候,注意使用自己的”非语言交流“。如眼神、语气、语调、动作、手势、表情、音量等。
2.如果你已经很努力的克制,孩子依然没有认真听你的话,你可以稍稍给孩子一点压力,比如扶住他的肩头等。
3.规矩一定要明确、简单和具体。
4.孩子服从了要求,要及时表扬孩子。这里的”表扬“,有多种方法。建议将”口头表扬法“和”肢体表扬法“结合起来用,效果会更好。
特别注意:表扬要具体,表扬的是孩子做的事情。同时,不要在表扬的时候,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这样说:“孩子,这次的书写,横平竖直,十分工整。不过,你看这个字,如果能这样写,会写得更好。”类似的话,孩子往往关注了后一点,“我还是不行,虽然写得已经不错了。”这样的表扬,看似表扬,实则批评。
稍作总结——
可是,如果孩子还是不听呢?
不知道各位,曾使用何种方法?
也许可以这样——
以上几种问题解决技术,一定是源于“爱”,根植于“爱”!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
最后,还是再说一个“问题解决技术”吧,仅供参考。
现场举例若干,此处省去。
这些育儿之计,都是”雕虫小技",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一无是处。
用的恰到好处,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其实,我更想说,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经常有家长问:
老师,我孩子做作业总是慢,怎么办?
老师,我孩子上课不听讲,怎么办?
老师,我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老师,我孩子挺聪明,做题都会,可一考试就马虎,怎么办?
老师,我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怎么办?
老师,老师,老师……
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一定会有千千万万个“怎么办”?
怎么办?
大教育孔子说得好——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没有人天生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
成长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态度。
现实中,很艰难!
但是,再难,我们也会有信心以学习促成长。
为什么?
你是否还感受得到:
孩子出生时,你第一眼望见他或她的时候,发自心底,油然而生的那种最原始最强大的——“爱”!
这种爱,不需要学习,而是伴随着孩子的降临自然出现的。
请保持这种“爱”的感觉!
只有这种“爱”,才能让我们拥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态度!
讲座完毕!
下面是两位家长在讲座结束后发表的一些想法。
如开头所言,远方,更远的“远方”,总有一些繁星,相互点燃,彼此取暖,照亮不再寒冷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