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好朋友的聚会约了半年约不齐。
这年头儿个个都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事儿外面事儿都松不得,想要凑在一起真不容易。
眼看着又一个月将要在忙乱中过去时,一位朋友忽然问:
“不知道今年我们还能聚一下不?”
——大家忽然就把日子定下来了。
之前也不是不想念,只是习惯于处理那些不得不处理的急事,习惯于当这班老友是总等在那里、永远不会离开的人。
可是就算人会彼此等待,时间却不会。那句“不知道今年我们还能聚一下不?”让我们恍然惊觉:又一年马上就要过完了。
我们已经在一起二十年,我们值得排除万难争取见面。
朋友夸我:“你的小作文有电影般的画面质感和柔和热烈的感情……”
不瞒你说,这句话我读了不下十遍。
被在意的人夸赞一句时心里那个甜美呀,自己夸自己一万句也比不上。
专家总是教人怎么当老师当父母:“不要泛泛夸奖孩子,而要具体地夸。”
试想一下,若是这位朋友对我说“你真棒!”我会不会把它读上十遍?会不会打心底里感觉到被欣赏、被鼓励?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夸人这方面,我本人也是行家。
所以我知道,这句话中最妙的地方在于:她赞扬的是一种虽然我暂时未能达到、但是经过努力可能达成的境界。
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忍不住反复咂摸,有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是会带给人动力的。
某日聊起过往,我说:“我曾经在漫长的时间里自卑到爆,现在再也不了。因为那种缩头缩脑的感觉太难受了。”
群里的一位朋友说:“听到这句话,我心口有震撼,有心疼,有佩服。”
我没有详细询问为什么是这些感觉而不是其他。
不必问,因为这几个词击中了我,因为她无比精准地共情到了我。
如今的舒适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洽,而这种程度的自洽,是我花了几十年才终于获得的。
如今回看,我也震惊于自己曾那样受困于严苛的自我评判,也心疼那个日复一日灰头土脸的内在小孩,也佩服自己步步前行走出了泥沼。
听到朋友那句话的时候,心里觉得暖暖和和,是那种“被人懂得真好”的幸福感。
有这种“读心”特质的人,以后一定会是很好的咨询师,因为“懂得”当中贯注着支持的力量。
有些话就是那么神奇,无需多,一言既出,清清淡淡,又有万千滋味。
这话说的,一句顶一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