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宋朝时的临安城里出了一个大盗。此人来无影去无踪,不知姓甚名谁,只知道他做完案,会在失主家墙上写下“我来也”三个字。
这事闹得城里人心惶惶,府尹责成差役限期把“我来也”捉拿归案。公差四处访查,抓到了一个人。
那人过堂时连连喊冤枉,说自己是被抓来充数的。但差役一口咬定,这人一定是“我来也”。府尹举棋不定,就把人先关在监牢里。
这人很懂规矩,一到监狱里就对狱卒说:“按惯例,小人该敬上哥哥拜见钱。我有笔银子藏在岳庙,哥哥可以假作去烧香,取来花用。”
按他的指点,狱卒果然在庙里找到了二十两银子。于是对这人非常照顾。
又过了一阵儿,这人又说:“哥哥对小人十分看待,无以为报。某处桥垛子下面,藏了一些东西,哥哥可以去取。”
狱卒说那地方人多眼杂的,怎么取?这人说,“你装一筐衣服到河边洗,摸出银子盖在衣服底下,不就带回来了?”
果然,狱卒又得了五十两银子。再看这人,简直是亲如骨肉了。
一天,两人在牢里喝酒,这人求狱卒放自己回家一趟,两个时辰就回来。
狱卒一开始不敢。这人反复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官府没有凭据,何苦负罪潜逃。
狱卒想,已经拿了人家那么多钱,干脆一横心答应了,给他卸下了镣,放他走了。
天还没大亮,那人就从屋檐上又跳了回来。狱卒睁眼也是一惊,心想世上真有这么讲信用的人?
那人说:“小人怎能连累哥哥呢?”
一会儿天亮,府尹升堂时接到报案,昨天夜里,城里又连着发生了六七起盗窃,墙上都写着“我来也”。
府尹说:“看来前些天那人是抓错了”,便吩咐把人放了。
狱卒回家,妻子说昨天半夜,有人从墙外扔进一大包金银。狱卒明白,这是“我来也”的封口费。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宋代笔记。我讲的这个版本是明代小说家凌濛初的拟话本集《二刻拍案惊奇》,话本就是民间说唱的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