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一种承诺,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帮助我们找到达到目标的路线。
人类对于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幻想达到目标就能使自己幸福,通常认为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或职位晋升等就可以使我们幸福,事实上这些事情只能短暂地影响我们的整体幸福感。负面经历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如失恋的痛苦、失业等,而我们也会很快回到之前的心态。那么意味着我们是不需要再去努力实现目标或追求幸福了吗?不是的,只是目标的方向错了(这类目标只顾目的地、不顾旅程),它会让我们不停地回到原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目标的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解放自我,这样我们才能享受眼前的一切。如果我们没有目标,盲目地踏上任何旅途,那过程本身肯定不会有什么乐趣。如果我们不知道方向,甚至连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的话,那人生中每一个岔路就会变得非常矛盾——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能把注意力放在旅途本身上。
一位男士和一群老僧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故事:这位男士是登山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因为他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上,总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而老僧人们目标也是登上山顶,但爬到山顶并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他们在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就开始愉快地享受着自己的路途,而不会被前面的山路所困扰。
所以重点是要有目标,这是前提,但能否实现它则在其次。当代研究指出,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比达成目标更能带来幸福和积极的情绪影响。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就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是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中的快乐感受)。
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才会帮助我们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目标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我们一定要明白,除了目标本身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在旅途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