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篇可能是前篇“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最好解释了。“趋利避害”始终是天生的本能,而求“仁”者能“患有所不避也”,也大概正是因为“所欲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叭。可能正是因为咱们一以贯之的生死观的不同,造就了各种学说的众说纷纭,也就造就了彼此间的互不理解,甚至为之不懈。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怎么面对世界或者以什么样的视野去描述世界可能不那么重要,知道自己的双眼怎样解读世界已经怎样映照容纳自身的世界才重要。
2.
孔子一脉的儒家其实与腐儒并不相干,这一篇便是最好的例子。孔子的主义不是一昧的理想主义,而是认清了社会现实后的理想主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此句便可见一斑,远的不谈,从戊戌到武昌,再到“山花烂漫时”,仲甫先生,豫才先生等等,前仆后继的身影也无一不像这句话说的那样为了心中的“仁”,义无反顾的践行着。所以,什么是儒?这个我说不好,但是我觉得,儒不应当是那些拿着书本做爪牙,用文字某私利的随机应变的践行者。有人说“知己无知为之智”,那么《论语》一文中的儒,我觉得应当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而无私奉献的践行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