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共情能力”

        今早,读到“法律读库”推送的《法律人,你不能不懂心理学(上)》,感觉很受启发。特别是作者提出“法条是纸面的,而现实是鲜活的,社会是复杂的,人心是变动的,要处理好法律事务,往往功夫在法律外”的观点,我深有同感。该文详细剖析了“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律师如何借鉴心理咨询师的理念——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并指出“共情又叫同理心、同感心、投情、神入,通情达理、设身处地”。读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感觉到它有哪点不对劲儿?

       疑虑间,我问了度娘。

      搜到《共情:体验你的内心,如同我的内心》文章,解答了我的部分疑惑。此文首先明确了“共情不是思维过程。如果你试图思考另一个人的感受是什么,你就让自己偏离了共情,偏离了与这个人的联结,进入了你的思维的独立世界。”“共情是去体验另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其完全而独特的个人经验。因为共情并不意味着失去你自己,只是充当其他人的一面镜子。”

         原来,BUG在这儿。

        按照我原初的理解:同理同感也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也罢,都是通过提高“情商”努力去感受和理解的;并且,在与孩子的亲子相处中,我还刻意灌输了“换位思考”的概念。虽然感觉自我实践效果迟缓,孩子也似懂非懂;但观念仍停留在“共情需要努力培养技能,努力提高情商”。而《共情:体验你的内心,如同我的内心》一文专业地指出:

        “思维可能会妨碍或冲淡共情的纯度和力度。”

        “共情对于婴儿而言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当人们成长时,推理能力也随之发展。我们经常迷信推理能力,以至于想要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任务。就像我们发现锤子是一种用途很广且有力的工具,我们想要用它来换窗户——把旧玻璃敲碎时它很好用,但是安装新玻璃时它就不能用了。因此,我们停止发展共情方面的技能,有时甚至是阻碍这些技能。然而,一旦个体开始关注共情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就会再次迅速增长。”

        所以,培养共情能力,首先应该停止做那些妨碍共情的事情。

        所以,共情,有时候就是停止理性思考而随感性面对;有时候就是追剧时的代入而义愤填膺或潸然落泪;有时候就是亲子相处时的爱屋及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而不必强行设定丁丁卯卯、过度考虑条条框框。

         总之,共情,需要以情感体验情感,而无需绕道“思维”处理和加工。从这个角度讲,也许亲子相处,正是恢复“共情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帮助孩子守护纯真的最好方式。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子时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一点多,刚吃了饭准备洗碗,我的vivox6叮铃铃响了起来。 心想是谁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呢?肯定不会是客户的电话...
    Z和风细雨M阅读 334评论 5 5
  • 小儿推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具体表现为: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小儿推拿罗清红阅读 260评论 0 0
  • 李老头儿个子高挑,今年84岁,看得出来年轻时候身材挺拔,但是现在,眼窝深陷,满头花白,脊背微弓,走起路来颤颤巍巍。...
    騒文蕥客阅读 188评论 0 4
  • Python learning 编码 计算 Python 支持的数字类型有:int、float、Decimal(十...
    esrever阅读 623评论 0 1
  • 人靠衣装马靠鞍。 初次与人见面时,人们通常会通过你的衣品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衣品即人品,还是有...
    项七七阅读 1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