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斥为“封建迷信”的东西,有时候想想也挺有趣。
比方说,人的头顶骨,这是西方的称谓,中国古代都称之成为“天灵盖”,现在口头语还是这么叫。为什么叫“天灵盖”而不叫别的呢?或许,这是古人认为这是人的灵魂相互沟通的地方。
小孩未满三周岁前,脑门上有一片有节奏起伏的“小穴”,那里不像头的别处一样有骨头,用手放到那里就会明显感觉到软软的,没有骨头,所以,有的父母在为婴儿剃发时,往往剃个“锅铲头”,保护起这片柔弱的区域。这就是“天灵盖”所在的地方,直到三周岁脑门的骨头才完全闭合,与灵魂沟通的能力就没有了,也就是“天灵”盖住了,通俗讲就是通灵的窗口关闭了。
小孩小时候很容易受到惊吓,老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小孩还能看到周围的神神鬼鬼,还能与周围的神鬼进行交流,所以能看到小孩睡梦中的微笑、啼哭、惊吓、交流。若是受到干扰而哭闹、发热等症状,很难有特效药,老人的做法大多是烧烧香,嘴里喃喃有词,或是请个神婆或神汉,让这些“通灵”的人来做个仪式,至于效果嘛,倒还是有些的。
记得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也是晚上哭闹不睡,论你怎么拍怎么游都不行,外婆最后想到了一个“奇招”,叫我晚上睡在女儿旁边,说来也怪,一个晚上之后,女儿居然安安然然地不哭不闹了,这“病”莫名就好了。或许,可以用心理学的安全感来解释这现象,或许也可以用偶然性来说明,但这传统文化的“黑箱”、神秘主义,过程被隐蔽了,要到的只是结果。
今人殷谦写了一部小说,名叫《天廷秘传》,糅合了不少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一段倒可以用来说明“天灵盖”是啥:
女娲说:“人有七魂六魄,主魂于天灵盖中,主司人之生命,其余六魂分为上三魂和下三魂,各司其命。上三魂为游魂,各司视、听、觉;下三魂为守魂,各司行、走、歇。”
人的主魂在“天灵盖”,人最高点,和天最近,我们可以说是“灵”;而“视、听、觉”则是“心”或“智”;“行、走、歇”,则是“身”。
按这个说法,人有灵魂,而且在天灵盖中,换句话说,当天灵盖尚未闭合的时候,人是可以通灵的。当然,这是神话,不过,在儒学传统中,这个逻辑还是存在的:
如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的是,人出生之时,都有“灵性”,但随着逐渐长大,慢慢地被周围环境遮蔽了这灵性,成了“人以群分”的某类人中的一份子。
孟子说:“求其放心。”
也就是把放失的心给找回来,什么心给放失了呢?初心、本心,也就是“赤子之心”,“赤子”,也就是初生的婴儿,纯粹而没有污染的,自然而没有功利的。
宋明理学则用“如云蔽日”来形容人的内心,灵性一直都在,内心的光明始终都在,只是被各种见闻、利益、权力、地位所遮蔽,要做的是去除这些“遮蔽”,如通过静坐、默坐来“澄心”,使内心的光明显现出来。这很像天灵盖的闭合,而儒者要做的,就是把这物理式的“闭合”,变成精神性的打开。
不过,纵观下来,儒学还是很少去说“灵”,如之前说的孔子梦见周公,只可以算是“通灵”的一个猜想。儒家说得最多的是“天”,或许认为人的“灵”具有不确定性,可好可坏,不像天,至高无上,无形无迹,却又能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就是天道;天道之理,放于人世间,则是天理;而天之德则是“天行健”,自强不息,与儒者的品格修养和追求更接近些。
因为,儒者把目光放在当世、现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更不去谈“怪力乱神”,所以也就缺乏宗教性,没那么玄幻和终极,做好这世就行,下世与否,存而不论地交给“天”。
(向雄读《论语》之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