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五十八):是非成败转头空。
在西南军阀的历史上,黔军更多的是扮演滇系军阀跟班的角色,毕竟在清廷倾覆后掌舵贵州的既不是本土的晚清遗老,也不是趁势而起的新军志士,而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挂着蔡锷名号的滇军管带唐继尧。但是要说到土生土长的黔军掌舵人,首先要提到的是刘显世,贵州庙堂的四大“台柱子”,不是他的亲家,就是他发迹前的家臣,看似都是自己人,但是贵州的头把交椅还没捂热,刘显世就面临一项艰难的抉择,袁世凯复辟称帝,蔡锷领衔西南军阀反袁,黔军该如何押注,成为困扰刘显世的首要难题。
其后,刘显世一番审时度势,决定挥师倒袁,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文华率领,进攻湘西的北洋军,一路由戴戡率领,进击攻打四川。进攻湘西的黔军抓住战机,击溃立足未稳的北洋军三个团,连克八座县城,但是随着北洋军的反扑,毫无招架之力,接连丧师失地,贵州危急,关键时刻湘军和桂系人马挥师驰援,兵锋直指要地长沙和衡阳,北洋军不得不收缩战线,黔军在湘西的困境得以化解,随之贵州也立马安稳,南北双方接下来再怎么折腾,也打不到贵州地界上来。而被派去援川的黔军,主将是戴戡,虽然只是在川黔界线晃荡,都没交上火,但是随着袁世凯的撒手而去,戴戡因为讨袁有功,混到了一个四川的军务督办,虽然不是督军,但是和督军一样,都有对川境内军队指手画脚的权柄,而这也是段祺瑞的高明之处。
此时滇系军阀的罗佩金为四川督军,加上一个川系军阀的刘存厚,又来了一个黔军的戴戡,三人之间的平衡与掣肘,四川肯定消停不下来,这样北洋系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后来居上的戴戡一开始连成都赴任都去不了,直到搬出来自己的老师梁启超说情,才得以带了一个混成旅进入成都,而且将染指四川的突破口,放在了刘存厚身上。恰好段祺瑞还嫌四川不够乱,撺掇罗佩金整编川系军阀,这下子戴戡和刘存厚一拍即合,在戴戡的鼓动下,刘存厚与罗佩金大打出手,两军在成都熬战七天,双方均损失惨重,罗佩金兵败奔逃,戴戡却坐收渔翁之利,连四川督军都给兼任了,至于立下大功的川系军阀刘存厚,汤都没喝到,不厚道的戴戡还对其一顿恐吓,说北洋中枢因为刘存厚私自用兵,准备对其查办,敲打还不算,戴戡还想一劳永逸,彻底扫清刘存厚这样的川系军阀中的刺头。
最终,戴戡抓住张勋复辟后针对刘存厚有四川巡抚的任命,以此为借口挥师讨伐,但是仅有一旅人马的黔军,注定不是川系的对手,戴戡再次使出联合离间的杀手锏,请来滇系人马助战,滇黔联军最终击溃刘存厚麾下人马,但是不知轻重的戴戡,得理不饶人,继续挥师贸然追击,闯入刘存厚设下的伏兵圈套,戴戡战死,群龙无首的黔军作鸟兽散。随着戴戡一死,黔军占据蜀地的黄粱大梦只做了三个月,在贪欲的驱动下,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黔系军阀美梦破灭,本有可能染指四川的黔军,自此也沦落成为西南军阀角斗场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