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攸关
人的天性、本性是由命决定的,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具体说就是“神”。
命者,口令也。“令”就是让人必须执行的规矩。王言唯作命——君王说的话就是法律和规矩。
但君王发布诏书时的第一句话是“奉天承运”,假借天命,表明自己是在替天行道。
这说明,比天子更厉害的是“天命”,老天爷决定好的,必须人人遵守,谁也别想违背。
现代科学研究 DNA的碱基配对序列,试图通过基因来揭示人的命。
中国古人则认识到除了父精母血以外,精子、卵子结合瞬间的天时、地势、人情,同样会对人的命产生影响。
人们常说命运,但其实命是命,运是运。
命是恒定不变的,运是起伏跌宕的。
生为苍蝇,就不要幻想做蝴蝶,能改变的只是在厕所里飞,还是在厨房里飞。
所谓医生治病不治命,说的就是医生只能暂时改变人的气血运行,无法更改既定的、注定的生命变化规律。
病人膏肓的时候,扁鹊说:“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相对于身体的存活,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人的性,包括情绪、情感、意识、思想、智能、记忆等。
相对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人的性格、性情。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也就是说,父母的精血结合赋予了孩子的神。神分阴阳、表里的话,就是魂和魄。
简单讲,魄属阴,主宰人体夜间的功能活动,藏于肺,主管浅表的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知觉、欲望,寒热、温凉,饥渴、需要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欲。
魂为阳,藏于心,主宰人白天的情绪、情感、记忆、智能拳高级精神活动,包括人常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以及更深刻的感情,如爱恨情仇、贪嗔痴怨、迷恋,以及癫狂、瘾癖等。
人的习性是出生以后被教育培养出来的心理功能,主要包括人的意识、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判断力、智力等。
习性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是不能遗传的,与天性正好相反。
习性中包括人的共性,也就是在与人相处时由集体赋予的性格特征,比如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贞节悌恕等,往往要为固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所以共性的培养往往是以牺牲个性、毁灭天性为代价的。
认识天命,了解本性,在此基础上去顺应天命、尽其天年。
因此,顺应天性、愉悦心神就是养性延命的基本思想。
———徐文兵《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