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央视新闻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总台蛇年春晚完成首次彩排!》。文中透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首次彩排。并表明晚会的主基调是“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主题是“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想起2024年春晚,2024 年龙年春晚的主基调是“团结奋进、自信自强”,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似乎有一种相似之感。“龙行龘龘”,说实话,后面两个字真不认识,后来百度才知道如何读,代表什么意思。2025年的“巳巳如意”,巳字是认识的,但对意思同样也是不懂。《说文解字》中对 “巳” 的解释是:“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据说总台蛇年春晚主标识早已发布——“巳巳如意纹”。看这图案,应该是取巳为蛇之形吧。也找小豆包查了一下,其解释是取“事事如意”的谐音。不知究竟何为正解,也或许二者有之吧。
文章还着重对蛇年春晚的特色进行了介绍。其实春晚最大的特色就是热闹,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心愿,节日的气氛首先要浓,节目要丰富多采,这些都是基本。对于年年都要上的春晚,总导演确实也不容易。观众不光众口难调,还有审美疲劳的问题要面对。从1983年开办以来,总台春晚迎来了42载欢乐时光,不愧是“人民的春晚”,这一特殊的“文化年夜饭”,一吃就是几十年。
对于娱乐生活并不丰富的八十年代,一家老小能守在一块看春晚,是一件挺幸福的事。那个年代,农村电视机都没有普及,有的人家根本就没法收看,电视机真正走进每家每户,估计是九十年代了。
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看电视是老百姓的重要娱乐活动,所以春晚也成为了人们必收看的节目。对比现代社会,电视机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了。大多数有学生的家庭,电视机基本不配置了,如果配了,也只是个摆设。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营造读书的氛围,客厅也变成了书厅,这个变化可能是电视机厂家没想到的。某个时期,为了方便收看,人们不仅在客厅装电视机,甚至在卧室里也装。眨眼间的功夫,手机、电脑、平板完全取代了电视机,只能说,时代要把谁抛弃,真是从不会打招呼。
其实在电视机渐渐退出江湖之前,春晚也被人们渐渐弃之脑后。不是春晚不好看了,而是人们的娱乐活动更丰富了,接触到的信息更丰富了,对于春晚虽然不断创新,但基本是囿于大圈圈底下的一档子循环节目早已有些厌倦了。从前被人早早守候的节目,如今变成了一句,“春晚有什么好看的。”
就拿我家的春晚来说,基本只有我和老爸收看,因为其他人都忙着打牌,没时间看,也不感兴趣。我看什么呢?主要是我喜欢的明星的表演,其他不感兴趣的演员也看得不多。我爸呢,喜欢小品,对于歌舞相声什么的一概不喜欢,只要是小品,都爱。
总之,身边收看春晚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也不知总台有没有统计过收视率,也可能大家为了热闹,即使不看,也会把电视开着,营造下气氛,真正投入其中的观众究竟会有多少呢?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办那么盛大的一场晚会,大家如果都不关注,是不是太可惜了?但春晚这个仪式,显然已经不是看不看的问题,它的延续,更在于文化传承。
好像扯远了。再回头看看2025年春晚有哪些新元素。
传承创新 突出非遗元素。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会更多的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更多参与感 体现人民性。蛇年春晚不断深化“人民的春晚”创作理念,将聚光灯更多投向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请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走到台前,成为春晚舞台的主角。
关注生活热点 增加欢乐度。蛇年春晚持续拓展“开门办春晚”的深度与维度。面向全国各地寻找创意灵感,创作贴近生活热点、能与观众产生更多共鸣的作品。
2025年春晚即将到来,你会收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