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余热活动分享稿(8月24日)
亲爱的美仁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三号分享者:**芳。
感谢群里的美仁们,看到了很多积极的行走者。刚才听到孙老师的分享,感受到数学老师可以有诗一般的浪漫。也是我追求理想课堂的目标,陈老师介绍完教育写作的影响,我更加坚定自己的追随是有意义的。而且我从微观角度描述一个个体的成长变化。让大家都看到每一个个体的力量。
如果说预热活动第一次分享是因为看到群里的气氛,感觉自己需要积极去争取,去抢机会的话,现在就是急切分享给大家我的进步,我自己看到的进步,都是受大家的积极影响。群里的美仁们都是见证者。
因为看到大家的优秀,自己迫切需要成长。我像是一个孩子跟老师汇报自己的进步一样,因为自己进步很大,特别想跟老师分享好消息。
我自己记错了日期,还以为昨天的分享活动开始了,自己感觉遗憾,向大家学习的机会错过了。想着这几天部分学校陆陆续续开学了,需要做一些迎新生准备,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们。
就又不自觉占用了一个分享名额。再次跟大家说,我可以的话大家都一定能行的!
我们学校就是昨天下午开会之前说学生是今天返校,开会时候临时通知改到26号。尤其是今天知道分享活动才开始,每天都有5名分享者的时候,自己是想在最后一个的,跟在陈老师后面倍感压力,因为这么优秀的人,我愿意做追随者。我接龙之后,发现每天分享者只有3个名额的时候,更觉得机会难得,庆幸自己积极争取。
预热活动中,我的分享算是觉醒的话,这几天就是行动的开始。
因为我从预热活动的那时候需要海报,手机保存照片上近几个月都没有自己的照片,一方面自己不喜欢拍照片,自拍。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参与集体活动非常少,不善于交际,基本上是零社交。尤其是看到预热活动时候分享的老师们荣誉等身,旁征博引,自己觉得来到一个高手的群里,自己一定可以变得更优秀。
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周我身上的每一个点滴的改变。
听讲座,学思想
讲座期间,自己也在背课,多数时候是在做题,第一天的时间很遗憾,和自己钉钉直播时间冲突了,错过了海外的教育理念和大格局的讲座,后面两天我争取做笔记。坦白讲自己好像没有过这种网上听讲座的经历,又是经历少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印象深刻的有三条
第一条是邝红军老师的亲子陪伴时间,家常式的分享也让我自己反省,有时候时间上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是陪伴质量。以后自己需要多从孩子需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可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关爱,多一些开心的回忆。
第二条自己主动争取
张祖庆老师的分享,虽然明确知道自己达不到的高度,那么理念就是自己要抢着去做的
尝试大胆去做。
还有苗旭峰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读书行走人的热情和真诚,更加愿意去多付出。那天上午我站起来的时候感觉浑身僵硬,上午不舍得离开电脑前的活动量少引起的。
这次余热活动没有主动参与语音合成,是明显感觉这个语音编辑是耗时的事情,自己最近也要迎接高三的新生开学,没有班主任工作,今年特殊的疫情防控对入学的流程有了多一些的要求,需要额外检查洛康码,承诺书,14天内体温填表等内容。
因为时间上不敢保证,上次的语音我感觉自己做的是手工活儿,主要是对软件应用步熟练,技术上不能突破所以衔接不上,我都是每一条播放出来然后点错了,粗糙的需要重新进行。不想降低服务质量,所以就不能贸然尝试了。
跟大家分享一个自己争取工作岗位的事情,8月1日工作群发布的是我在321半数学,等昨天23号发布任务的时候,是322班的内容,和另外一位数学老师顺序反了。我们等会后跟领导核实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是有过调整,以第二次的为准。
我自己刚开始是不太能接受这个改变的,还在简书上发布了一篇小文表达了一下情绪。也意识到自己还是真性情,少的是理智和成熟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上升的空间。
第三条是以后注意自己的形象
于洁老师分享之后四十条虽然没有记清楚,印象深刻的是班级管理细节做到位,盯准了把教室装扮得和家一样温馨。
对自身的影响就是以后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因为自己想要别人怎么样看待自己,就自己对待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看简书,明方向
以前时候有碎片化时间,就看有没有网购内容,我还在简书上分享过一篇我的名字在快递店里就是一个名片的故事,就是自己买东西多。
现在好了,因为每天有简书内容需要发布,自己都在想需要哪个素材,可以写一些什么,也许读一下同伴们的内容就会有启发,看到大家都在自己的专业深耕,做学生工作,做课堂反思,做教学研究,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自己无形当中就向积极靠近。每天简书学习美仁们的分享,自己不由就上进心更强了,也试着看看专业的书,做题,尤其是高三的文科数学,女生偏多。不愿意把自己和孩子们看成做题机器,也想做人性化分享,把自己的课堂尽可能多一些温度。
我所有关于本专业的教育理论书籍都是这个假期读的,以前都是想着以后会有机会读的,买了一些自己没有深入系统阅读,开学了之后有的是零碎事情,干脆不再买了。庆幸这个假期有了时间,读了《高手教师》,在接龙时候见到普利辉老师的活动倡议,感觉自己需要尝试。庆幸自己选择了教育行走。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不知道张文质老师,真的是我的觉悟太低。
时间管理,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我看到接龙群里好多人到晚上12点多还有人在分享内容,我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做的,就是《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今天先提前做明天要做工作的一部分,那么明天就顺利的多,而且基本上早上或者上午做创造性的费脑筋的东西,比如写稿。我庆幸基本上都是上午写完,有时候是发前一天的大概框架,修改之后就可以提交了,然后下午是轻松地找第二天的内容和材料。
勤读书,多输出
读书部分和上一条有重复,最想分享的就是我尝试了这几天之后自己再写内容不那么发愁了。虽然文章的质量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这个我非常清楚。就字数这一关,自己不再像是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样不敢面对了。
也是因为简书和小程序打卡内容是500字以上,自己刚开始新鲜时候日更两篇,一周时间不到,再回去写公号文章时候,原来害怕申请原创的300字设置就像是小儿科一般。也能淡然看待自己上面关注量读者迷失的情况,因为以前更新不及时,热点没有。现在不太在意这些内容了,更多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能为大家带来的便利。多读书才能不断有灵感闪出,增加指挥。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写这些内容时候已经有意识地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了,今天的条理就清晰多了。再次感谢一路同行的美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