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介绍,产品经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下:
1、从“学生”到“职场”
2、从“用户”到“产品经理”
3、从“现象”到“本质”
加分项4、热爱生活,好奇心
5、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6、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7、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根据苏杰老师书中描述,我是一个典型的“学生”,一看到问题,立马就想答案,用句好听的话叫“思维敏捷”,难听点就叫做“舍本逐末、费力不见得讨好”。。。事实上,纵观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要天天自己给自己甩无数个清脆悦耳的“啪啪啪”的耳光。。。
苏杰老师说“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针对我自己的这个臭毛病,结合我读者型性格以及忘性大的特点,我现在的提升系统思维的解决方案如下:
1、先将问题写下,列出采访提纲。通过采访提纲提升系统思维全局性,层层深入从,用户的期望入手,分析清楚用户动机,最后明确用户真正的需求。
2、将采访提纲模板化。以后但凡遇到类似问题,直接通过采访提纲高效、快速进行需求分析。
3、采访提纲优化。每次对结果进行分析,不断优化模板,以便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地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在产品经理工作中,以上问题症结在于应用场景不明确。因此看似洋洋洒洒很多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无法权衡哪个方法更好。。。而实践表明,这种工作最终结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为用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说,耗费自己、甚至团队无数时间精力,浪费最宝贵的时间资源是最无法原谅的。。。
其实这条和第一条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具体的表现维度不同而已。。。第一条属于思维方式转变,而第二条属于出发点转换。
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看待问题会更加简单、直接,感觉更舒服。而换个角度、以人度人,虽然一开始会很艰难,但是一旦习惯通过用户的视角、以产品经理式的出发点来看到问题,那么就相当于开启了“上帝之眼”,把一维的现象通过二维的视角进行深刻而详细的分析,往往旁观者的角度能够把问题看得更清、更透,最后采用“升维思考、降维打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解决方案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将极大地丰富,可选择范围必将大大提升。
任何实际问题,都没有完美的方案。而我们之所以努力地工作,只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要求下,尽可能地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而已。这也是互联网思维中特别强调的“快速迭代”思维的本质原因之一。
为了做到这点,需要不断追问“为什么”。。。
国家是为了实现2030年在人工智能方面“弯道超车”的战略目标;教育局是为了配合国家战略进行的中小学层次人才储备而制定人工智能启蒙教育政策;学校是为了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工作任务;家长是为了让自己孩子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有更多选择;孩子则是为了自己可以更好地搭建机器人、更好地解决爷爷奶奶手脚不便而浇花不易的困难。。。
人工智能的容器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和大数据。而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则主要结合机器人,通过下一代开发者入口——编程来进行。
以编程为核心,从低小阶段的图形化编程入手,贯穿microbit、Python、APP inventor、电子积木、3D打印、激光切割等模块,最后以软件、机器人等应用为结果输出,正向激励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启蒙。
以大赛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推广,采用线上平台标准化升级个性化教育+线下实体个性化升级专业化教育的方式进行全国大范围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
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好奇,我的广度达到了,深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前更多地是通过BBC对动物世界、植物王国深深着迷,对心理学有种执念。。。而从现在开始,一方面继续我的热爱,并且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这种热爱专业化;另一方面则是从实际工作着手,从今天开启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养成计划。两周读完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然后拿CB insight的AI 100练手,通过别人的案例来实践总结属于我的经验。
关于理想主义,至今为止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算一例。。。而身为典型的处女座,对完美主义的追求不言而喻。。。
同样,广度够了,深度需进一步提升。。。
凡事不要只是想,去做、做、做。。。执行力、迅速行动力进一步强化。。。
最善于协调不同的人来一起完成目标。。。并且关于人际沟通,一直都是乐此不疲。。。
百折不挠、极富韧性、永远的正能量。。。
虽然缺点不少,目标不低,仔细综合一分析,这份工作我能妥妥滴搞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同时,就我目前的工作状态、精神状态,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自信心爆棚呀。。。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