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浮生六记》

timg.jpg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初次读到这句话,便在想作者是在怎样的状态下突发的灵感,创作出如此直击心灵的话。通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从《浮生六记》中的“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一句改编而来。虽然这次改编更直白的表达了孤独感,但原句让我对沈复那对平凡夫妻的伟大爱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带着好奇,开始了对沈复爱情故事的探索......

《浮生六记》其实就是沈复自传,如书名所说本书应该要有6个章节,可惜后面两个章节已经丢失,在这里开始感慨,为什么好的书总不是全本,也许这就是历史作品传世的残缺之美!除去丢失的两个章,前面的四章,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分别记录了沈复和妻子芸娘相识,结婚,玩乐,相处的种种。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情深以及悠闲的田园乐趣。

沈复,字三白,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家境还算不错,江南名城苏州的士族文人之家。从小接受良好教育,17岁娶妻,19岁入幕僚,未参加科举,曾卖画为生,后突逢变故,几乎家破人亡。可以说坎坷一生,如梦一般。幸而有贤妻陈芸相伴,两人志趣相投,相敬如宾,病中相扶,如实羡煞旁人!!!

陈芸聪慧可爱,精通刺绣,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吟诗作对不在话下。虽如此却没有才女的傲气和脾气,谈起李杜成就,表达个人偏好之余,又尊重他人保留不同意见的权力。芸与沈复情深缱绻,以至于他在失去芸之后,体会到恩爱夫妻不到头的古语,亦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可惜芸娘一生凄惨,在家庭关系上吃尽了苦头,奈何夫君是个太过于理想化的浪漫风流才子,即使现实不允许,他仍然固执于推杯换盏,山水之间。似乎柴米油盐与他无关,也算是个没有担当的男子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沈复和陈芸做到了,他们几乎没有分开过。日子虽然平淡,但爱情让他们感到无比幸福,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羡慕的婚姻吗?

陈芸去世后,沈复为她写下《浮生六记》,源于李白的诗句“浮生如梦,为欢几何”。记叙与妻子陈芸的点点滴滴,情真意切。幸福其实很简单,一屋两人三餐四季,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半生跌宕,不过浮生一梦;匆匆六记,唯留唏嘘感叹。苦乐悲欢,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文中常看到《浮生六记》,但不知所以。今日初读,略记。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出...
    紫藤花开yh阅读 360评论 0 11
  • 我一直听说过《浮生六记》这本书。 今年,年初我才开始看,由于很久不读文言文,有些地方要反复看才看明白,加上工作又忙...
    南蛮小子阅读 1,205评论 1 6
  •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还能想起初中的一篇文言文——《童趣》。 我倒是记得一些内容,尤其是开篇第...
    季不秋阅读 1,842评论 1 14
  •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沈复的《浮生六记》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是一本追怀其往事的回忆录。沈复只是乾隆年间的一位名...
    微尘悦读阅读 3,126评论 12 37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1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