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百度“社会”这个词条——社会,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
孩子们生来都是社会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社交生活,越早打通他们和社会的连接,也就越早赋予了他们与世界和平共处的能力。这是顺应人性的。
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缺乏沟通的其他工具,既不能发朋友圈表达自己的观点,连接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很少有机会打电话、写信和约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起玩”才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交手段。
我想没有谁生来爱宅在家,每一个宅男宅女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不爱出门不爱社交活动的爸爸或者妈妈。这些孩子没有很多机会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也没有太多集体生活的经验,当他极少次数地来到集体中,自然会有一些格格不入,这种挫败感又会促使他们发誓下一次再也不参加这种集体活动了……当他们看到别人在集体中如鱼得水时,内心是会有向往、羡慕甚至嫉妒的,如果一直找不到打开集体生活的钥匙,他们可能就会慢慢地开始排斥、讨厌和抗拒集体生活,变得比一般孩子更加迷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圈,因为只有家庭让他感到安全,甚至有的孩子幼年时期就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长大后这就叫“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说谁也不能避免参加集体活动,除非你离群索居,当个隐士,这显然不现实。不论学习、工作、生活,我们无不和他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谁也不可能脱离社群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往往是那些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或者说是懂得借他山之石的人,能更快捷迅速地找到解决方案并执行完成,也更容易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孩子们其实远没有大人那么封闭、羞怯和过度自尊,他们并不害怕社交失败,因为相比之下可能他们更不能忍受被社群抛弃。所以孩子们总是很善于积极融入自己感兴趣的圈子,然后从彼此的追赶打闹游戏中找到快乐,也会凭直觉寻找气味相投的朋友,建立亲疏有别的关系。他们天生懂得不是一个圈子不必强融,然而总有一些追求完美的父母希望孩子和人人都是好朋友,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被孤立、被冷淡、被排斥。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八面玲珑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一个真心朋友也没有。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社交有问题,可能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做朋友的人,就像我们也不是和谁打交道都觉得愉快,都觉得可以做朋友。所以他们是处于社交恐惧、社交困难还是社交选择,我们要看清楚,要学会控制我们的主观判断,陪着孩子慢慢来。
在和不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其实他们接触到的是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家庭都像一个小社会,有不同看护者留下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也是不同个性、不同基因、不同眼界、不同背景的投射。通过和各种不同的朋友相处,他们会看到很多新的视野,这是另一扇窗,让他们知道生活可以有很多种可能,人也分各种不同,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有你相见恨晚的,也有和你格格不入的;有天生领袖的小太阳,也有平凡的大多数;有热烈的,也有淡淡的,也许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他们单纯又本着真心,会毫无保留地做自己,也会毫不掩饰对下一次聚会的期待和离别前的依依不舍。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相处中,便慢慢磨练出了相处之道。懂得相处之道,自然也就有了立足集体生活的本领,这才有可能自主地寻找、判断、选择友情。这也是一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