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做志愿者的第三天,因为把丫头带去学校不安全,有位热心家长得知我去做志愿者,诚心让我把丫头放在她家,我同意了,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麻烦人家了。
晚上下班前,我告知家长去接孩子的时间,丫头却说不想回家,还发来视频,说执意在那边睡,电话里不好教训,我直截了当说马上去接她,说完挂了电话。
晚上的风很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这两天气温降了很多。加上疫情,8点半的大街就已空荡荡的。接到她后,她背起书包,我们俩走在栽满梧桐树的人行道上,风虽凉,但内心里却有一股暖流不断涌出。
或许是加入志愿者后得来的那份充实还未散去,身体虽累,但内心注满了能量。
一阵大风迎面刮来,我不禁裹紧了外套,把身旁的丫头搂在怀里,在路灯的照耀下,我们的影子被逐渐拉长,投射到铺满方形水泥砖的路面上,整好与我们作伴。
路上,我语重心长地对丫头说:“面对人家的热心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给别人造成困扰。”
“他们很乐意我留在他们家的,爷爷奶奶对我很好,彤彤很喜欢跟我玩。”
“人家那是在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为人家着想不是?你看妈妈平时带你一个人都手忙脚乱,人家家里本来就两个孩子,加上你就三个了,你说会不会给别人造成负担呢?”
她没接这个话茬,却转移话题说:“她们姐弟俩特别幸福,每人都有一部平板电脑,她还有微信,可以给她妈妈发视频,而我只有电话手表。”这些话基本是喊出来的,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平板电脑,你没有吗?只是你之前太沉迷,我现在不让你玩了而已。你羡慕人家可以给妈妈发视频,可是你知道吗?人家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是宁愿选择玩平板,想妈妈的时候只能发视频,还是选择不要平板,天天能跟着妈妈生活呢?”
她像犯了错误似的,小心翼翼地说:“我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那就对了呀?不要拿在你看来是一种缺失的东西跟别人拥有的东西去比较,你不知道她有多么羡慕你能天天跟妈妈在一起呢!”
丫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跟我商量说:“那我等你去做志愿者的时候再去她家玩。”
“可以,但是周一你们都要上网课,你得上完网课,写完作业才可以去。”
“我可以跟她一起写作业,她很文静,她不会的我还可以教她。”
“不可以,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玩的时候人多更好,但是学习一定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效果才能好。”
“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