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进贾府时,作者从贾宝玉的视角,细致的描写了林黛玉的外貌。不管是体态还是形容,作者描写的切入点都集中在了眉目上:“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依吴铭恩汇校本)
这段文字各个版本略有出入。
甲戌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庚辰本作:两湾半蹙峨眉,一双多情杏眼
乙卯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列藏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梦稿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笼眼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蒙府王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罩眼眉,一双俊目
戚序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罩眼眉,一双俊目
舒序本作:两湾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甲辰本作:两湾似慼非慼笼眼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两个刻印本,程高本(校注本)和程已本(仓石本)作: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纵观这些版本,唯“似”字诸版本使用的频率是最多的。这样一个字描化了黛玉的神韵,使之有了类似名画【蒙娜丽莎】那样的,从各个角度观望都有一丝永恒微笑的艺术效果,只不过这里对于黛玉写就的不是微笑,而是永恒的淡淡忧愁。
名画【蒙娜丽莎】问世至今,人们从对这丝微笑疑惑,探及作者的创作手法为何如此高妙,同时也追寻这丝微笑的起源,智慧之光成为最精准的解读。而曹雪芹亦是运用了中国画的技法,将小说人物刻画变却意境写意让人物形象鲜活,达到了画作般“大象无形”的艺术效果。用这种艺术手法塑造的少女形象,注定了眼中会有别样的世界,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那么我们对黛玉的解读也就不再是一个剖面的视觉效果,而是多个侧面去欣赏这个永恒的忧愁,显现艺术的美感和智慧之光的意义。
作者笔下,黛玉被赋予了人性之美的永恒停留,让她拥敏锐的生命感知本能,细腻的记录了生活中发生了的有意义的场景和瞬间。
黛玉这双“似”字之下的眉眼,初次与同样具有这种本能的贾宝玉对接,便产生了似曾相识的生命体验。当然你会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木石前盟再次重逢,这个似曾相识是作者早已安排好的。但是这个情节的写就源自人的生活体验和智慧之光的结合,展现的是精神共鸣的场景。从此处,一场肉体和灵魂的纠结困顿的开始了。
作者笔下,黛玉这个“似”字之下的纠结,以眼泪的形式完成了外在有形和内在无形的连接。
眼泪是女性最重要的特征,贾宝玉的认知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女儿是水做的”,那么水做的女儿,她外在的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性情温柔,一个是爱流眼泪。性情温柔是基本,爱流眼泪黛玉做到了极致。老子的《道德经》中,水是至柔至刚的,是道最重要的意象之一,眼泪为水,亦是女人的道,换言之也就是林黛玉之道。所以分析林黛玉为何流泪,也就能解出描摹她眉眼中的“似”字所包含的种种意象。
那么林黛玉为哪些东西流过眼泪呢?
身世飘零,是林黛玉最初的泪。她的悲情从此处开始,短短几年她经历了诸多人世巨变:弟亡,母丧,抛父离家,父亡回南,失孤寄篱。这些事中,任意一件都是一道永恒的刻痕,何况全部!她的精神世界迅即困顿,倍感孤独。对世界的认知有了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她对肉体和心灵归属的找寻上;让她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保持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也让她在世间万物的识别中,拥有了思想深度的美感。
在她眼中,贾府作为寄居地,是没有安全感的。流泪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根源来自她对情感的需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婚姻。婚姻作为女性获得归属的合理存在,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的基础是,拥有情感选择的自主性。当贾宝玉同时给予了她合理存在的安全感和独立意识的拥有感,爱情成为了她人生觉醒的起始点。这个觉醒是痛苦的,它的名字就叫情。但这种情是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相悖的,痛苦也就最深刻。
对于情,曹雪芹有一个以人为本的表述。这个表述表现在秦可卿、秦钟的情的谐音即:情可轻,情可倾,情衷。同时他将情的核心部分------“契合”通过秦钟之口表达了出来。“契合”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表达,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卯榫,卯榫正是高度契合的代名词。所以契合作为针对人的灵肉合一的归属解读存在,是古今的首创,它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变化为过程呈现。
这种情不被时代允许,无法确定。情发一处,却因生活中的小小咬噬,成长中试探、纠结。林黛玉都以眼泪的形式完成了表述。彼此情感高度认同后,他们到达了这种契合的境界。但是这种契合又消磨在时间的等待和焦渴里,也是揪心的。它表现在桃花诗里,也表现在贾宝玉偷偷抹掉的那滴眼泪里。它延伸在黛玉偷写与贾宝玉的蝇头小楷几乎神似上,也表现在更多的生活细节处。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始至终,性灵高度专一的是女性。所以契合精神给予女性的部分是高度的礼赞。
黛玉的人际交往部分更多的是以认知贾宝玉情感过程为中心展现的。贾宝玉满怀博爱,黛玉因此无限纠结。对薛宝钗敌视,对史湘云介意,对王熙风打趣的报以羞赧,对王夫人处处恭顺,展现在贾政处是才华的肯定,等等,都成为流泪的源头。只有二人同在贾母怀中,才呈现和谐的图景。这些交往中林黛玉给予世界的是最真实的心灵呈现。
生活中,黛玉的理念是喜散不喜聚,有一种透彻,极具佛性。黛玉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怀着悲悯、理解和珍惜。泪眼葬花是其中最美的部分。
花谢作为逝去世界的一部分意象存在,大观园诸人对它的关注,停留在对花神敬畏的表象上。黛玉对“落花”怜其归属,感其质洁,寄托了无限情感。作者以诗的形式记录和表现了这种哲学态度。诗歌作为最精准、简练和到位的语言成为了黛玉精神的承载形式。所以黛玉惜花、葬花也咏花。
落花飞逝她因花及人,泪如雨下,向天一问;海棠花开,她以梨蕊之白和梅花之魂感触;秋桂飘香,菊花争艳,她以庄周梦蝶的意境延展;桃花流红,她用人之泪比拟。无一处不是人花相映,花与人的灵魂相交融。这一部分我们领略了黛玉灵魂的洁净。
细细品过,不过是:泪中乾坤,心中百味,一个活的太过清楚。
但作为一个完美形象的塑造,瑕疵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现象。楚有和氏璧,璧有瑕,并不失它为完美之物,反而彰显了它的真实。所以,西子捧心,别具一格;王蔷画痣,不失美感;玉环丰满,依旧在四美之列。黛玉也被赋予了这样的真实存在。
她尖刻,有时也极端,也用高超的语言隐喻戏谑别人,但这些都来于一个人性平等的基石。送宫花,她对周瑞家的说的那些句子,类似鸡蛋挑骨头,但你能感到她并没有以一个主子的身份去压制,上升为阶级对立。在戏谑刘姥姥为“母蝗虫”的时候,她一句“携蝗大嚼图”,也将她自己置于其中。这些不完美的部分,并不让人觉得各色。
黛玉之“似”,似乎模糊,却是她形象的最完美的阐释。
“似”,这个形象的模糊中,是一个智者忧思的永恒。
那里的世界夹杂着命定似的巧合,有对生活的焦虑,有对人生不如意的认知,有对生命不能解脱的紧迫感,同时也满怀强烈的期待。这些就是“象”——生活、生存和命运的象,概括了人在世间最核心的两个内容:人事与人情。所以不管是从中国文化高度概括的角度去看,从西方哲学无限解析的理念去深入分析,还是以一个我们平常人的简单审美去直接感知,黛玉的形象都是永恒迷人和经典的。
这也许是红楼让人着迷的一个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