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药吃完了,意味着又过去了多少天。药板上一个个空洞洞的窟窿,像是飞走了幼蜂的蜂巢。
一板吃完,还得继续吃。新的一板打开来,十、九、八、七……一粒粒的少下去。药一天天的减少,窟窿一天天的增多,窟窿是我过去的昨天,剩余的药是我待要开启的来日,药的味道是苦涩的,它融进我苦中作乐的日子里,便也品不出苦涩来。
我患高血压症已有十年了,吃药时间一久,思维就产生错乱,时常记不起来早上药吃过了没有,问老婆儿子,收到的答复向来含混不清,不具指导意义。于是我做了呆事,用红笔在每粒药上标注好日期,对照着日期去吃,一板药被标注的斑斑点点,好似一张浓缩的日历,一天过去,药少了一粒,就像日历撕去了一页。
高血压药有若干品种,我在试药期间,颇是吃了一些,好不容易才选中差强人意的。见到别人吃我以往吃过的那些药,就好像故友重逢,倍感亲切。我们这些行将知命的人,身边的伙伴没有几个年纪轻的,这几年体检,个个体检单上都是万箭齐发,作为资深病号,老友们聊天,我总爱问一句:你血压多高啊?彼此就亮了家底。遇到患难中人,立马言语关切,态度诚恳地介绍自己吃药的经验,并着重推荐几款自认为效果好副作用小的降压药品,病友之间嘛,都会有互相悲悯的情怀。过几天又见面,问:我介绍的药你吃了吗?有效果没有?回答说:没有呢,暂不考虑吃药,锻炼锻炼再说。一腔热血被冷落,感觉对方很是麻木不仁,便严肃认真地向其说明不吃药的诸多危险,举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英年早逝的例证来,好像再不吃药就要大祸临头了。
老友聚会,举酒叙情,席间有人说血压高,不能喝酒,我问:吃药了吗?答:不想吃药,先戒酒。我深以为这真不是正确对待疾病的好方法,药是治病救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科学家把药研制出来,我们就应该对照着,对症下药。偏偏有些人自作聪明,疾病来访,却硬撑着迟迟不肯吃药,说什么是药三分毒,异想天开地以为可以凭一己之力让疾病自来自去,结果只使得病情加重,需要吃更多的药才能见效。
我不做讳疾忌药的人,每次饮酒过甚,次日早晨起来倒水吃药,老婆在一旁阴沉着脸,嘟噜着说:酒往死里喝,喝完就弄药吃。我说:古人没有降压药,还不是照样痛快喝酒?患有药可治之症,实为人生幸事,患无药可救之症,才是莫大的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