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很多在我眼里特别厉害的人,也说自己是普通人,也说自己是底层。
我脑海里就想到一个话题,何为普通人,何为底层?
答案: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在电商大佬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他就是出生农村的草根,也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人物,他是75年以前的人,他父母(估计50后人)在那个年代能花很多万元的钱买船,做跑船运输业务,在我眼里这已经不是普通人家了。这还能叫草根家庭吗?
因为大众把他对标的对象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等大城市富人家庭出身者,那的确后者起点要高太多了。
比如俞敏洪老师也是农村考上北大,寒门逆袭的经典案例,但她母亲在七八十年代就办养鸡场,是那个年代的万元户家庭。在我看来,这也不算寒门了。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和我们村庄的很多人家想买头小猪崽都得思量很久,养一头牛还是好几家合伙出资买的,轮流放牛,轮流用牛犁田用。
哪有资本去办什么养殖场,养猪场,养鸡场?若哪家里有两头猪养肥那就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撑了。
我觉得自己家里真已经很穷了,初三心疼那108元的预选考试费,干脆不读了,反正家里也没钱供我读高中。(我的理科太差考也考不上的,也不曾用心读书过)
但是我去沿海工厂打工的时候,我说我小时候周末就开始在厂里赚零花钱和学费,居然我那些同事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你们那边周末居然有地方赚钱,他们压根没有地方可以赚。
我的那些四川老同事,大多数是四川万源人,他们说每次从厂里回家乡时下了火车后,还要坐半天的汽车,汽车还要做三轮车,再要步行多少多少……
我们下火车过后,半小时就到家了。
真的只有最穷没有更穷。也终于理解了我们安徽人正月出门去厂里,腊月回家,为什么四川贵州同事好几年才回一次家乡。有的同事回到家乡,自己孩子都不认识她了。
而且当年厂里整体我们安徽人做事效率很高,平均拿的工资都比其他省份同事的多。
在那样的血汗加工厂里面,人如工具,最廉价的劳动力,我和我们老乡却是很有存在感的一群人。
我至今记得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四川小女孩说,小齐,你觉得你自己像明星吗?你看你做事情这么快,在车间里拿的工资高,个子也这么高……
她还把我两寸的彩色照片放皮夹里。还真是要把我当"明星"。
我童年的自卑也就在那枯燥麻木的工厂里给治愈了。真是凡事有利有弊,一切经历皆有意义。
坐我车位后面那女孩自己身高1米5,对比她我是算比较高。但我要在东北地区我的1.67米身高也并不高啊!中等身高,中等容貌而已。
对于85年左右的人,我们这班老乡勉强上了初中,这学历在整个社会已经算很低的了,但是在那个福建服装厂里面,对比那些贵州江西四川的同事们,我们算有点"文化"了。见缝插针地还在口袋布上写写画画,摘抄歌词,有时候还一起背背好词好句,喜欢说话"文绉绉"地装。
另有位坐我斜后方的女孩,也是四川万源人,她还是比我小几岁的菇凉,我以前文章里也写过她,她把一包衣服的领子商标装倒了。据说她三四年级文化水平都没有。
这世间的一切很多时候没有可比性。年少时,我特羡慕同龄人有买的球鞋穿,自己却都是穿家里做的布鞋,讨厌它的土气。我奶奶曾对说我,当你抱怨自己没有一双像样的鞋的时候,这个世上还有人没有脚啊!
那天我看到一个采访视频,主角是享受了20多年外企红利的人,那个小姐姐说她自己94年进入上海某外企月薪4000元,说比当时普通人要多一倍。后来很快又上涨了30%,外企在那些年福利是如何如何好,多么温馨。现在又能非常体面光鲜的退休,早早就财务自由了。
看她说自己94年月入4000元,比一般人多一倍。我简直惊呆了,这还叫普通人,到底何为一般人?即便在某些偏远小县城,现在很多人也才月入4千。
我家是2001底才买得起第一台200多元的黑白电视机。那一年我正式独立自己可以做衣服,告别了学徒时光,家境才慢慢好转。
1998年的大年三十下午,我还在街上卖米和菜,否则年都没得过。那年亚洲金融危机,粮食大降价。老百姓依然得交公粮和任务。
2003年我在厂里算是老师傅了,一年到头到家大概五六千元到家。这还是常年无休,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十六七个小时的情况下。我们一个厂就四五百人,那个村庄,同一日期的全国工厂呢?至少有数千万上亿人过这样的生活吧?
视频里的70后姐姐,她94年时已是月入4千,薪资还快速上涨。
我不得不感叹,我们和那个视频里的小姐姐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度,是在同一片蓝天下?是在同一个维度吗?这世间的一切有时候真没有道理可讲。
当然,他们也真心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如同我看到,安妮宝贝在书中说,她自己也只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名普通人。
我看到那句话,心想,你都是连续多年作家富豪榜上的人,书籍卖到海外很多国家,每本书都这么畅销,靠版税都吃不完,微博粉丝早已破千万,还有多部作品改编大电影,全国皆知,你这还叫普通人吗?
曾经我一直讨厌做早餐生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洗洗刷刷,天没亮就起床,没有假期,把人锁在那方寸之地。常年也穿不了好衣服,冬天脸上手上全部是冻成紫色,又红又肿。
直到我现在才回想起来,即便那样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所羡慕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多想。
记得我家2010年曾在河南漯河文化菜市场门口开店,菜市场附近做生意的人都常说,看他们多年轻呀!看起来都还是小娃娃就能自己开店了,真能干。
暑假时附近的职校有两个女孩给我们帮忙。后来还有位40岁左右的男子给我们店里拖地,和面,切菜等。
他也是常夸我们年轻厉害之类的,说她妻子特别想看看我,还说有次上菜市场远远地看了下就走了。我说,下次带你妻子进店里玩玩,一起吃吃饭。他说他妻子不好意思的。
原来在他们眼里,累死累活地开个小店也叫"厉害"的人?
由于南北地区饮食差异,我们安徽南部人哪怕一两个人吃饭也会做上三四个菜,即便一份只有一点,但是花样必须多。北部有的一大家人吃菜喜欢一锅熟,烩菜那种。每天傍晚我们在门口桌上吃饭,附近人又说我们每天吃得可好,生活质量真高。其实只是生活习惯不同。
你看,你所习以为常的事,居然在不觉中也能成为了别人羡慕的对象。
正所谓:"你在桥上看风景,有人在楼上看你。"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一种轮回吧!比如现在在传统制造业的人,有的行业性价比很低,他们囿于环境圈子又无力挣扎改变,相对于从事网络赛道的人,会比他们又多了一点红利。
很多年后他们是不是像我看那外企小姐姐一样感慨。
当然,未来的未来一切都是未知,放长时间线来看,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每个人不过是一步步地走完这一生该走的旅程。
我们终究都是更高层维度人眼里的蝼蚁吧!或许在上帝眼里一切都一样,没有精英与普通人之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