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十年教书的时候,学校调来一位年轻教师,特别擅长表扬学生。一节课下来,“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孩子们会喊上十几遍,加上双手伸出,大拇指翘起,那阵势,孩子们都受宠若惊,喜不自禁。因为我们那时都还比较传统,比较矜持,不怎么这么大幅度的表扬过学生们,所以大家都佩服的不得了。这老师厉害!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教学楼内“棒,棒,你真棒!”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对孩子是一种鼓励。到孩子到底好在哪里,获此殊荣。可能孩子的认识是:我把这道题做对了;我的朗读还不错;我的发言说到点子上了,等等等等。但具体这道题哪个步骤容易出错,自己却做对了;朗读是是语调语速把控的好,还是感情处理的好;发言的哪个观点独特,哪个词用的恰到好处,准确贴切……孩子是不清楚的,不明晰的。而这些,不是一个“棒”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
当时我对这种表扬方式也不怎么认同,但不知不好在哪里。学了焦点疗法以后,才明白这样的表扬千篇一律,太笼统。
焦点疗法其中的一项技术就是具体化。拿鼓励孩子来说。鼓励不只是对孩子说“你好棒”或“你很厉害。”比较适当的鼓励方法是具体的说出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
举个例子。孩子帮妈妈洗碗。
一个妈妈这样说:“妈妈很高兴,琪琪今天帮忙洗碗,还把玩上面的油腻都洗得好干净。妈妈同时也好想知道,你是怎么把碗洗得这么干净的?”
另一个妈妈这样说:“妈妈觉得你很棒,下次也要好好洗哦!”
两个妈妈都称赞了孩子。第一个孩子她具体的知道了自己好的地方在哪里,第二个孩子可能就想是帮妈妈洗碗的行为是好的。具体怎样好,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第一个妈妈的孩子在学习各项事物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慢慢建立自信,意识到“我可以”,“我很行”的地方在哪里,从而察觉到“我是有能力的”,这样孩子比较容易勤勉,自我价值感也比较高!
爱孩子,就给她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