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尝试,尝试教初中生练习掌握预习、学习、复习的学习方法和节奏。自己也上了几次课,也讲了很多具体的理念和方法,比如说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作用,预习时的状态,种种的好处都说了,结果反应平平,孩子们都没有去做,得到这样的结果让我十分郁闷,并且信息的传递没有很有效的提交给家长,在课程效果方面反应也不是很好。
作为老师自己的经验还很欠缺,尚不能游刃有余的将一些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讲的有价值的内容,孩子们和家长会很愉快的接受。然并卵,自以为很好的东东,没有得到认可,可以认为自己所认为的价值没有被接受。
自己在反思这个过程,有了一些心得。
预习这个活动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但为什么大家做不起来呢?结合最近看各类的课程以及自己的感受,自我感觉是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因为大家不知道怎么做预习!
对,就是这么简单。预习这件事比较重要大家能接受,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就傻眼了,面对似是而非的预习二字,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绝对是鸡汤喝晕了,晕头转向没有接着往下研究,到具体事上没思路。
口号喊完之后还要有具体的行动。喊完要预习的口号后,还要给出一些行动建议,协助孩子们通过简单步骤先做起来。比如说什么时间做预习比较合适,一般是每天晚上看第二天的内容,不贪多;比如说预习时以知道知识点是什么为准,需要用多长时间。
想到这里,我知道自己讲解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没有实际的行动指南,整到最后成了让孩子们自己摸索着找寻方法,本来就不乐意,且作业超多,一看有难度的事情就不愿意干。
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就要多设计方法和游戏,帮助孩子们每天用一点点时间,做个简单的记录就能很迅速的完成预习活动,并能持续的做下去,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平时学的课程,看的书,看的鸡汤文何尝不是如此,只掌握了理念,没有具体的方法的支撑,再遇到新问题时还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也给我们一种思路,学习时更多的还是要实践,多做所思考,才能慢慢的找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