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会玩。
每次先生和儿子玩得乐此不疲,哈哈大笑时,我总是从他们身边兴致缺缺地飘过。
年假结束,先生离家,陪伴儿子的接力棒转交到我手中。
内心渴望延续儿子节日欢乐的想法有些怯。
今天去打桌球(儿时似乎叫康乐球),出发前我给自己提了要求:作为菜鸟我要全力以赴打好每一球。
受我情绪的感染,儿子也郑重了起来,找出他的道具—白手套,全然不似以前面对我这只菜鸟时的漫不经心了。
前两局,毫无悬念,我输了,但起码我没滑杆了,内心还是有点小庆幸。
第三局,突然变得很魔幻,集齐了各种乌龙的可能。
开局我随手一杆,竟然同时进两(惊掉了下巴),第二杆打A球进了B球,还有一杆打自己球竟然把对方球打进洞同时送了个任意发球权给儿子…
整场欢乐无比。
原来先生和儿子每次玩耍时的现场感来源于他们的全情投入。
对成年人而言,陪伴孩子会感觉低效,但对孩子而言,你陪伴时给的关注就是他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