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那年我21岁,在东莞大朗的一家港资工厂打工。有一天,我去银行存钱时,碰到了一个银行的理财经理。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我对金钱的看法。他告诉我,理财不只是关于钱,更关于我们的人生目标。
那时,我根本没有理财的概念,什么基金、保险、股票完全不懂,认为买基金、股票就是不误正业,不是一个老实打工人该干的事儿。不过,这些基金的话向我打开了理财的一片天空。当天下午就跑到了东莞东城区的广发证券开了沪深基金账户。选择这家基金公司,纯粹是名字中有发财的“发”。
银行理财经理的话让我意识到,保险不仅是保平安,更是为我们提供生活的保障,让我们可以全心投入工作,努力赚取收入。而理财的目标,首要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我就买了新华保险的一款保障带分红的保险产品,缴费期限是20年,每年交费2030元,保额是7万元,并可累加分红。
21岁的我,那时在工厂才1000多元,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如何提高收入。我开始学习和尝试如何投资,如何让钱为我工作。
要提高收入,首先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首先就是解决自己的文凭过低,不能进入好企业的问题,所以我理财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解决大学学费和大学上学期间的收入不下降。
05年通过购买基金,刚好碰上了07年的大牛市,一万多的基金投资,赚到了二万多元。我不仅解决了学费问题,还略有结余。这是我理财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深圳,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职场生活。由于有了大学学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工资增长到了3000多元。我的理财目标就是如何买房,在深圳如何落地定居。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从基金投资,转向股票投资。最终,我成功地用理财收入支付了深圳买房的首付。
如今,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我的理财目标也从增加收入转向了如何为退休做准备。我意识到,理财不只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未来。我开始关注如何让我的钱为我创造持续的收入,如何为未来的养老做好准备。
回顾我的理财历程,我深感理财的重要性。它不仅帮我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更让我有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而我所总结出的经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定投指数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定投上市优质公司的股权是一个更加有利的选项。
定投指数基金,首选沪深300,选择这种基金的原因有三:一是它的费用相对较低;二是长期收益稳定;三是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干扰和风险。
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关于理财的知识和技巧,想让你的钱为你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请继续阅读这本书。在这里,我将与你分享更多的经验和故事,希望能帮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