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个孩子叫小林,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上课听讲还算认真,作业做得也还可以。
这段时间发现小林老是出错,首先,频繁地早上上学迟到,这一周才过了三天,他就迟到了两次;其次,是作业多次完不成;还有,上课无精打采,很不在状态;跟他谈话,他心不在焉,好像什么也记不住,听不进去。
看到他的这种状态,直觉告诉我,这孩子这段时间一定有什么事儿,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儿。
给他妈妈打电话,他妈妈接到电话之后,我给他描述了孩子这段时间的情况。他马上就向我倾诉了她的烦恼:“我家孩子看手机的时候一个样子,不看时手机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他整天玩手机……”
听到孩子的妈妈说这句话,我跟他说:“你别让他玩手机。”
都是来这句话,我感觉好像非常空,感觉它是飘起来的,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想一想:“谁家大人愿意让孩子玩手机呀?肯定是孩子自己想玩,家长管不了!”
果然,他妈妈说:“我不让他玩儿,不行呀!他不停的找我要手机,再说他在家不让他看手机,他没事干。”
直觉告诉我,这孩子玩手机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于是,我让他妈妈来学校,谈一谈怎样来处理这件事。
下午到了约定的时间,我看到的是一位非常时尚的妈妈。这位妈妈一见面都说孩子这好,那好,说了一大堆,全是孩子的好,绝口不提手机的事儿。
我问她:“你能管住你自己的手机吗?”
听到我这样问,妈妈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好像对这件事情有难度。
我跟她讲:“我知道你很爱孩子,但你对他百依百顺,这不是爱,这是害。”
“如果你管不住你的手机,那我们学校真的也没有办法再去管教他了。因为他上学没精打采,整天迟到,而且课堂上根本没有心思听讲,不听老师的话,整天违反纪律,根本就上不成学。”
听我这样一说,他妈妈急了说:“我晚上可以把他送到辅导班,不让他见我,也不让他看到手机,慢慢的去掉他的瘾。”
这样的办法是不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位年轻的母亲,我告诉他:“我给孩子讲,手机是妈妈的,你要用了要问妈妈借,妈妈让你用了你再用。”
“要让孩子认识到,手机是大人的,不是他的。而且玩手机没有好处,影响学习。”
但是这位母亲,就是舍不得这句话。
现在手机有指纹锁,有密码,有各种各样的开机安全保障,我想:如果妈妈把手机好好保管起来,孩子根本就接触不到手机,或者孩子的玩手机的行为会是可控的。趁现在孩子没有太上瘾,可以慢慢的让他改掉这个习惯,如果后面日积月累,孩子玩手机的习惯顽固了,就真的离不开手机了。
但是,这位妈妈说:“孩子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意思是自己太娇惯他了。
像这样家长不加约束,放纵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从玩游戏到沉迷手机!
近年来,因手机引发的连锁悲剧,也是屡见不鲜。
杭州滨江一小区,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从19楼坠下,落在三楼阳台上,当场死亡。警方认定为自杀。事发前,家人发现女孩又在玩手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女孩跳楼身亡。
河北廊坊市,一名13岁女孩很晚还在玩手机。母亲一怒之下,将手机给摔了,女孩带着20多块钱离家出走。
安徽池州青阳县,一名16岁的中学生,被没收手机后和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女孩离家出走,跳入附近4米深的河水中,心生悔意,呼喊求救,被及时赶来的消防员救出,侥幸脱险。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的男生因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没收了手机。索要无果后,孩子跳楼自杀。两天后,无法忍受丧子之痛的母亲,也跳楼自杀。
河南正阳县,一位初二少年因玩手机被父亲批评,一怒之下喝了家中的农药,在医院抢救一周仍昏迷不醒。这个农民之家,本就因女主人身患脑瘤一贫如洗,儿子的服毒让这个因病返贫的家,更雪上加霜。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中,作为始作俑者的手机,都以主犯人的身份,被置放于标题之上!
是手机,将花季凋零的孩子和绝望悲痛的父母阴阳两隔!是手机,将逃学厌学的情绪和恐慌不安的气息四处蔓延!是手机毁了我们的这一代和下一代!
“在各种契机上指责教育,把所有的事都和教育、学校管理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学生沉溺手机这件事,和学校关系不大,而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她的日常案例中,几乎80%以上问题的产生,都与手机相关,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家长,“解决问题一定要追根溯源,学生手机成瘾,首要原因就是父母的‘带头作用’。”
不让学生手机成瘾,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
家长要先放下手机。“很多孩子跟我投诉,妈妈天天逛淘宝,爸爸天天刷新闻,为什么你俩玩手机,我就要写作业。所以,你自己要和手机保持距离”。
其次
家长要成为可以和孩子聊天的有趣的人。鲜活的人与人的互动,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在有品质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多样和有趣。
再次
创造更多孩子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家长带着孩子接触更多的娱乐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结识更多的同龄人,建立起真实有效的人际关系。
最后
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可以通过生涯规划帮助孩子明白成长的方向。“有的孩子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生涯规划可以让他树立持续的学习动机。当孩子渴望学习的时候,家长就能和他进行有效约定,比如,写作业和睡觉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到客厅,当然家长也要承诺不偷看”。
手机承载孩子身份认同的需求,成为过激言行的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