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参加活动,中午吃工作餐,我跟坐在旁边的人,聊起来。
我说我是个写文章的公众号号主。今天,业外人士都对自媒体,有一种趋之若鹜的迷之好奇。
果然,她立刻开始追问我关于自媒体的问题,当我告诉她,我是全职写作,有两个全职助理,四个兼职助理,几十万的读者,2017年,传播力超过了98.99%的公众号。
她赶紧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中文还是新闻?纸媒出身?”
我摇摇头地说:“我是全职主妇,高龄生了两个孩子,在家呆了六年;在做主妇之前,我在巴黎做时尚饰品,和媒体,或者文字,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也不能这么说,我想了想,高中的时候,做过学校的文学社社长。
不过,我们文学社没有什么活动,我就光杆一个,但是,这些细微的末节,就不用说了。
她愣一下,笑起来说:“真的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你就是那个,在家带着娃,就写出了几十万读者的江湖传奇?”
我一直都自诩是个口若悬河的人,这下子却真的掉了链子。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传奇,但我真的是在,没有任何背景,没有相关学历资历,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的情况下,从一个在家看娃,黄脸,草根家庭妇女,三年敲了四百多万字,成了有几十万读者,天天发声的自媒体。
所以,在这里,我具体想表达的是:苹果电脑的键盘,质量真心靠谱。
她还继续问:“那么你是怎么开始的呢?怎么想到要做自媒体?”
哦,这还有个有点奇葩的小故事,这两年,在不同的场合,我讲过很多次了。
不过,还是小板凳搬过来吧,我也不介意再讲一次。
请时光机倒回五年前,2013年十月,我们刚搬到上海没有多久。
思迪大小姐过生日,我查了很久的“大众点评”,和卢中瀚带着她,从浦西到浦东,辗转了一个半小时,去了一间现在已经关了门的主题乐园,去了之后,名不副实,失望至极。
我们气呼呼地又辗转了一个半小时回到家,两个人都不开心,找茬拌了几嘴,卢先生摔门出气,留下我,歪在沙发喘气。
我无意碰到茶几上的电脑键盘,屏幕展开,还是早上点评的网页,我看到有个地方写着:“请写下你的评价”。
这么坑的地方,我坐起来就准备写。要写才发现要先注册。
注册就注册,独立带着两个娃的家庭妇女,练得水来土掩的执行力。
我三下五除二地注册了一个点评账号,名字懒得想,就用了我的微博名字:卢璐说。
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个人问过我,你真的叫卢璐么?你为什么用本名,你不担心被暴露么?刘欢的老婆也叫卢璐,你知道么?
我当然知道,只是那个卢璐嫁给刘欢的时候,我已经出生并且叫卢璐很多年了,我能怎么办?
而注册微博的年代,我是非常纯正的家庭妇女,社会活动,就是左邻右舍,知根知底的几个人,又何必起个酸名儿,装高级?
如果当初我就知道,今天卢璐说能汇聚这么多的读者,有这么大的传播量,我一定会绞尽脑汁,想个文艺到飞,唯美到爆的名字,云水深处,逸尘飞逸,或者再笑倾国,也不错。
让大家都以为我美若天仙,绝代风华,然后我自己躲在电脑后面偷偷地笑。
可是没有人能预见未来,我的本名叫卢璐,一个长了几块黄褐斑,有两个孩子,拖拖沓沓的全职妈妈,我写的都是我说的话,我的账号就叫做:卢璐说。
点评就几十个字,很符合我在家带娃的碎片化时间,我陆陆续续地写了几十个点评后发现,原来还有个社区。
我写了篇跟吃有关的千字文,发到社区里。
过了几天,我再登陆点评账号,收到文章被加精并被推荐首页的提醒。我赶快跑去首页看,翻了两遍,都没有。
我私信去问推荐我的管理员,叫做“阎摩”。
他很快给我回复说:“首页推荐有时限性的,现在,帖子已经换下来了。”
有了这个鼓励,我开始实打实地在社区安置下来,全心全意地写着我的帖子。
点评的管理员ID,都是几个员工一起共用,我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阎摩给我推荐和加精的。
对于阎摩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工作细节,对于我而言,却改变了我整个人生。
如果阎摩你看到,真心希望你能联系我,我很高兴认识你。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曾经有人专门开了个帖子,没写名字的讨论我。点赞最高的回复是:像她那种没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妇女,总要找点儿认同感吧?要不多失落?
我自己看到这句话,一语戳心,痛到极点。
说到全职太太,大家想到大约都是章泽天的样子,可事实上,中国十四亿只有一个刘强东。剩下所有的女人来说,根本就是:“全职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很烦人。”
在我做全职主妇的那几年,第二天要全家出国旅行,卢先生不知道要去哪个国家;思迪上幼儿园中班,有天不能去送她,卢先生先是找不到学校,然后又找不到班级,给我打了18个电话;在家,无论是卢先生,还是两个孩子,要吃伸手,要喝伸手,要东西也伸手……
如果全职妈妈是一个职业,那么从业口号就是:一不怕苦,二不能死,顶天立地,坚如磐石。
而全职妈妈的从业守则是:全年无休,身兼数职,无限责任,功劳不记。
世人都从高到低,斜着眼,撇看着虚软黄暗的全职妈妈,带着不屑与批判,有谁能比全职妈妈本身,更需要哪怕一丝丝的认同感?
全职困住不仅仅是女人,还有因为女人低落到抓狂的情绪,而被摧垮的男人。
自从我开始写文章之后,最大的变化是,卢先生回家早了一点。
因为他疲惫不堪地推开门之后,我不再如看家狗一样守在门口,扑上来怨气冲天地拉着他抱怨:孩子很吵,菜又涨价,浴室灯坏了,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原来你说让我幸福,只不过是一句妄语,你凭什么?
当我们写字的时候,其实是对自己情绪的梳理。把自己情绪写出来,于是,我变得积极。
我欣喜若狂地给他讲,我写了什么,我在构思什么,我在怎么组织自己的句子,又有多少人关注我,我收到什么样的回复……
怎么能够不惊喜?
这是几年来,第一次我不是卢中瀚的太太,不是卢思迪和卢子觅的妈妈,我是我自己,我是卢璐,而且是被人关注的卢璐。
现在想来,真心觉得酸楚,那时候,到底我有多么的缺乏认同?
我在点评写了整整一年,直到现在,公众号后台还会偶然蹦出一个回复,“我是点评来的,找了你这么久,终于找到你了。”每一次我都有种老乡见老乡的温暖。
自身发展了,我希望找到更合适我的平台继续写。我去写过简书,是他们第一批第28号签约作者。
后来,我在2015年3月1日,注册了“卢璐说”这个公众号,粉丝只有一个,就是我自己。
我把写的文章,转发到当时只有一百多个人的朋友圈里,我的朋友们再给我转发出去。
慢慢地有大型平台开始来找我,请求授权转载,我记得第一个转载我的大型平台是“灼见”。灼见发文的时候,是一个周六的凌晨,我们正在朋友家吃饭,我不停地刷着后台,看着有读者加进来,有读者给我留言,真的很有成就感。
然后我也有了全网的爆文,有了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的十万➕,再然后,我这个昔年的全职主妇,变成了全职工作,有人采访我,问题是:
“如您这样的职业妈妈,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今天,我已经不再需要寻找认同感,更不需要去寻找我的价值感,可是我还要继续写,因为我开始阐述我的观点。
在两年前,有人说我是KOL(Key Opinion Leader),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点奇怪的标签。
可是今天,我真心觉得,我就是一个KOL。我不仅仅是个塌软,黄脸,滚圆,焦虑的中年女人,我代表了我的读者,一群和我在一样状况下的女人,无限的付出,无限的焦虑,我们只需要一点点安慰和一丝丝鼓励。
那些让我记录下来的生活的焦虑,婚姻中的骨感,养孩子的苦恼和心烦,更有一点一滴的幸福和欢愉。
是每个走到了中年的女人,都会拥有的日子,平平淡淡,吵吵闹闹,人间烟火,有撕裂,更有温暖。
纵然今天,从一些世人的眼光中,我仿佛变得很成功,可是对我而言,我的心中,总先是一个女人,有家,有孩子,有跟我相互支撑,比肩而立的爱人。
现在,每当有人轻蔑地说,世界上最没有前途和价值的人,就是老公孩子团团转,闲散松泄的已婚中年女人。
我都可以笑一笑,风轻云淡地说,“你看,其实也不是。如果我没有过那晦涩六年的经历,我真的写不来如此多的文字。
其实中年妇女,才是潜力被激发,最具有执行力和爆发力的人群。”
我只是一个随机的个体,但我不是一个特例。
既然我可以,每个女人都可以,只要不气馁,不放弃,咬着牙,提着气,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迷失,最重要的是,就算世界都不再信你,自己也要相信自己。
没有人能拯救你,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每个人小时候,都曾经有过梦想。
譬如说我,我曾经很认真的想过,如果我能写一本书,作者上写着我的名字:卢璐。
从2016年8月,我的图书策划人也是我的好朋友,汤曼莉女士找到我,在她的推荐下,我在同年十月,见到了中南博集天卷图书公司的蔡明菲总编和李彩萍编辑。
至今,已经23个月过去了。
在万事不过三天的网络时代里,花两年去做一本书,那是因为,我们真的在用心打磨,希望能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我的新书《和谁走过万水千山》,从7月5日预售至今,终于上架,开始正式发售了!
从昨天开始,陆陆续续,有在预售期里购买了新书的朋友们,开始给我晒书。
我幸福到无法言语。
花两年写书,第一次出书,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喜欢这本书。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多多帮我宣传。接下来,我们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在线上分享,线下签售,晒书,晒评论的活动,我全心全意地,在等待你们的加入。
今生今世,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走过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