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工作,在与家长的密切交流中推进,也在各项会议与活动中结束。
用“1+X”来记个流水账
周一:“1”为完成日常教学,总结反馈作业情况,给家长写下第二封信。“X”为上午10点—12点的行政会,晚上6:30—8:30的毕业科目任课教师会暨中考动员会。思考:行政班子、部分老师准时到会的意识不够,总会迟到十来分钟,耽误时间,影响会议进程。
周二:“1”是日常教学,并进行了一次家访(学生陈某,是厌学学生王某的好友),为本班“控辍保学”工作蓄势,预计下周联合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再次对本学期开学以来没有返校的王某进行家访。“X”是为周三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做准备,同时,安排母亲回老家事宜。
周三:“1”为作业检查,一对一跟进后进面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X”为名师工作室活动,邀请专家针对课题开展进行指导,整理任务清单,安排工作室内学员点对点完成研究任务。
周四:“1”为语文教学,加课后服务一共上了6节语文课(补上周三欠下的早自习和一节正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嗓子有点吃不消,好在学生相对给力;接待了一位家长到访,协助处理学生行为习惯问题。“X”为向部分老师分发“优秀指导老师”的证书,审核团委整理上交的优秀实践作业。思考:工作室的活动会占用一定的时间,课题开展不容有失,个人教学任务与行政要务也不秀气,如何权衡。
周五:“1”为语文教学,加午自习一共上了4节课(补周三欠下的一节正课),对学生进行了一单元的学情摸底,情况未达我的预期,要思考应对策略了。“X”为行政值班和协助组织初三家长会。早上6点40左右到校,看到棠坡路口已经有社区和学校安保人员到位引导交通,建议家长车辆不进棠坡路,这样学生也能在相对安全的路段入校,希望能得到更多社会人士的理解,少一点投诉。下午3点开始的初三家长会让校园热闹了不少,作为04班的“下班行政”,我全程参与了家长会,并临时被安排上台发言,按着自己5年陪同初三学子冲刺中考的经验去分享,听说反馈还不错。思考:不同的班主任风格带出的班级氛围不同,直接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也体现在对同一个学校活动的态度上,单打独斗绝非长远之计,取长补短共同前进才是正道。
写在最后:
听莺初解语,看微雨如酥,待百花绽放,闻草木竞香。青春不老校,待你我共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