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妈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都成长为自己的小棉袄或小棉裤。
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脚趾头踢到了桌子角,“哎呦”叫一声,他会忙不迭地问:“你怎么了妈妈?你受伤了吗,妈妈?”
因为某件事情闹矛盾了,他也会发脾气,但最终也会关注你的情绪,用眼角偷觑你的表情变化。
他会在你加班的时候,电话来问,妈妈你还不下班吗?我等你吃饭呢!
……
当然我们也希望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能表现出这些暖心特质,让人如沐春风。
2
国外一位退休的老校长,多年来一直坚持利用午餐时间,与学校中来的每一位新人老师座谈,询问是谁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意识。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是“我的父母”。
在2006年进行的一项对1000名15-25岁美国人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位老校长的非正式研究结果——父母从事志愿活动与孩子表现出的服务他人意识存在正相关。2004年,荷兰进行的一项类似的调查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在国外,许多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以帮助孩子“取得进步”。志愿者的经历,帮助这些孩子获奖学金,并给他们带来更多机会、打开社交大门,形成积极循环。
2012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更是宣布:在本科招生中,将参与社区活动、领导力及其他相关实践经验计入入学成绩,而不仅仅作为申请奖学金条件。
00后这一代的孩子,他们大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物质生活虽富足,但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怎样引导孩子去爱别人,与这个社会友好相处?家庭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
1. 请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
“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途经某站点时,上来一名带着小孩的女乘客,小孩一直哭特别吵她不管,旁边一女生好心提醒她哄哄孩子,结果她不听居然把人家女生直接推下车!”
“北京地铁,一小男孩向同在候车的女孩索要炸鸡吃,遭到拒绝后,在听到地铁进站的声音,车辆快到站时,小男孩突然挣脱他妈妈的手,跑上前,使劲向前推了那女生一把。万幸,女孩被人抓住胳膊,躲过一劫。
虽不相连贯的两个故事,但父母的一举一动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你又怎知他不会成为另一个你,或现在他不是向你而学。请确保孩子看到了你最好的一面。让他们知道关心的行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他们可以理解时,解释一下为什么你要打电话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为邻居跑腿,或者为一位长者让座。
2. 学习同理心
一项对儿童观看暴力动画的经典研究表明,当参加被试的孩子被要求考虑受害者情感时,孩子们发现这幅漫画不那么有趣,并且在观看后的攻击性行为上得分更低。识别和讨论情感是开启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情心的第一步——鼓励他们从小就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3. 助人这件小事儿,从家里开始
带着你的孩子一起洗衣服,收拾垃圾和做烹饪——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慢慢地分配更高级的任务给他们,直到有一天垃圾不见了你才注意到!
4. 教导责任,首先要赋予孩子责任
我的朋友美莉把他们家餐具柜的最底层都腾空,这样她的孩子就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摆放餐具。四岁的时候,游戏角就归他自己管理,虽然他用自己的”蜜汁审美“进行布置,但他一天天都在进步。
当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被需要并受到欢迎时,他们就会相信自己有贡献,他们会继续帮助别人。
5. 随机的善举
乘扶梯时,让出左侧位置,供有急事的人快速上下;乘车时,为行动不便的人,让一个座位;帮不小心遗落物品的人,捡拾起来等,留心那些有需要的人,引导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
6. 发挥孩子的专长去提供帮助
精通电脑的孩子,我们何必一定要让他放弃掉电脑,做些他不擅长的事情,可以引导他们帮助解决一些电脑方面的难题;擅长音乐的孩子同样也可以用音乐给别人带去快乐。鼓励孩子通过他们的才华,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来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