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写起来
燃烧
最近孩子们诗兴大发,模仿创作无需指导,纯真的毫无造作的文字充满灵气。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他们趴在课桌上,一笔一画地写下每一个工工整整的字,串起一句句美丽的诗行。最欣慰的事情就是他们认真地翻着字典,求证着每一个不太确定的字,或者乐颠颠地挤到老师面前,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请教,然后喜滋滋地跑回座位,或者请身边的小老师教一教,被问者或者解答者都是那么认真,那么热情。在这种浓浓的学习氛围里,我都忍不住有想要重回童年的冲动。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屡屡把孩子稚嫩的文字分享在朋友圈里,表达为师的快乐。低年级写话如何起步?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兴趣?怎样让读写巧妙结合?怎样的整合不增加孩子的负担?长久的思考,让我把目光聚焦在《日有所诵》这本校本教材上。
翻开《日有所诵》,每一首儿歌都是那么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带来极强的画面感,语言诙谐幽默,押韵,朗朗上口。孩子们每次一边读一边笑,问他们笑什么,他们就会去自己的语言去评价诗中的人物或者事件。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把读儿歌后的感受写出来呢?一年级上学期不行,识字量太少,写只会增加孩子的畏惧感;全班一起写,肯定也不行,硬性摊派只会让孩子反感写话,削弱孩子们对儿歌的兴趣。那该怎么办呢?
预热
一年级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悄悄联系了几个家长(这几个孩子识字量大,能够自己读课外书),问他们愿不愿意指导孩子在《日有所诵》第一单元上记下自己读后的感受,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没想到几个家长太给力了,早上发微信聊,晚上就将图片传给我了。我十分兴奋,立刻传至班级群,其他家长纷纷称赞,也有效仿着把图片传给我的。趁热打铁,及时评价与鼓励,这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把假期要求背诵的一至四单元全部写上了自己的感受。开学后,我专门对这些超额完成任务的14个孩子(于胤泽路博涵王泊涯卢景灏李牧函黄新茹杨郑琪韩樟一杜明轩赵炳晨林洪如蒲昕憶马琨窈朱云慧)进行了特别的嘉奖,并通报在《3月9日给家长的一封信》里,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品尝努力得到的甜蜜。
造势
开学的第一二周,在诵读《日有所诵》时候,我有意无意间增加了让学生分享读后感受的环节,让能力足的孩子带着大家学会说,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心中所想记下来。但在惰性的驱使下,并未见啥效果。
第三周的周四晚上,我反复筛选、衡量、斟酌,从微信家长中选择了22位,分别以商量的语气发信息:“《日有所诵》每首诗下写一句话,可否继续坚持呢?让有能力的孩子先跑起来!本周是第七单元。周日返校让孩子把完成的《日有所诵》送到我的办公室(告诉孩子,优秀的学生才有的作业哦)。”家长们爽快回复。第二天周五,我想了想还是觉着不公平,没准儿还有孩子愿意挑战呢?我在班级里说:“这一周有一项特别的作业------在《日有所诵》第七单元的后面写上自己读诗歌的感受。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学生,就可以挑战一下下哦。”末了,还让愿意参与的孩子象征性地举了一下手。
第四周周日返校,我的办公室室空前热闹,前来交作业的孩子络绎不绝,一个个自豪的表情无不反映出挑战的乐趣。25本《日有所诵》,每个孩子写的内容都不一样,虽然有的短,有的长,但都是孩子阅读思考留下的痕迹。除过22个私下沟通的家长以外,还有三个孩子主动加入,我趁热打铁,主动添加了雷思雨、田佳璇、王子奇的妈妈,向热心支持工作的妈妈们表达了感谢:“数据说明一个事实:要孩子完成一件新的任务,老师与父母的引领十分重要,你们太了不起了,激发了孩子的潜能,留下了生动活泼的语言。看完所有的文字,忍不住要把这份幸福喜悦分享给大家,所以专门建了一个语文学习的群,召集大家在这里。”宝妈们纷纷留言,赵炳晨妈妈说:“谢谢老师给予指导,沟通让亲子间的互动更愉快。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的。”韩樟一的妈妈说:“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孩子进步!语文素养很关键,从小就要打基础。就高三的学生来说,要做好英语阅读理解还得依赖语文素养,有的孩子理综很棒,可是理解能力上不去,语文和英语根本不能增分。所以,语文学习中培养情商很重要!”……
宝妈们在群里相继刷屏,我说:“孩子与父母留下的文字都非常珍贵,真情自然流露,无好坏之分,大家不必自责,图片发上来互相欣赏,互通有无。有好的建议我们一起探讨。至于大人和孩子一起写,不必勉强。多年以后,这本一年级的《日有所诵》,肯定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
夜已深,宝妈们发言积极,给我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周一早上第一节课,我举行了隆重的表彰仪式,让25位同学站上讲台,接受荣誉卡,并拍照留念,发至班级群。这样做远远不够,利用课堂的时间邀请了几个学生将他们的写话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并录下视频。看着其他孩子羡慕的眼神,我觉得造势有了火候,立刻提出本周的新任务:“如果哪位同学本周三完成写话,说明你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周五的时候将有更大的奖励。”马上有人迫不及待地动笔了。
跟进
从周一早上开始,每节课前我都有意无意地对开始动笔的孩子进行口头表扬,不断提醒。而孩子们呢,只要完成任务,立刻来给我报告,正好及时给我提供了表扬的内容。
周三,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完成任务,阅读课我留下了十分钟时间,下课后就让全班所有同学把《日有所诵》交给我。吃过晚饭,我去教室挨着检查孩子们的写话,并将结果记录在“学情反馈表”中。对于完成质量较高的孩子(五篇儿歌后都写了,内容比较长的),我单独给了悄悄话。周五在《给家长的一封信》里,将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的孩子给予了郑重的表扬,还将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一一告知。
再一次返校的时候,我发现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补上了这项工作。
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在《日有所诵》上写话的指导与跟进,每周三晚餐后检查学生是否自主完成,周五“学情反馈表”中评价,下一周一早上点评,剩下半节课时间指导新的一单元。
人家都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35天过去了,孩子们的写话热情有增无减。我想,应该调整一下,让学生有新鲜感了,不然,他们怎么坚持下去呢?
跳一跳
第八周周一语文课的时候,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交流,首先肯定了他们在写话中表现出来的灵气,并在展示台上当众朗读了一些孩子的文字,让孩子们观察这些文字为什么会被展示出来?孩子们说,被展示的孩子书写很漂亮,内容写的长,开头空了格,标点正确。我补充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孩子的写话内容里没有用拼音代替汉字。”
顿了顿,我继续说:“从本周开始,每个人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翻书自己找,可以查字典,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如果用拼音代替的话,就不会得到老师奖励的笑脸。要想得到笑脸,四个要求缺一不可。是哪四个要求呢?”孩子们数着指头重复了一遍,我内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孩子们会做到吗?
为啥要提出新的要求呢?孩子们认识了不少的字,但是用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惰性使然,翻书翻字典肯定浪费不少时间,用拼音代替多省事啊。本来写话的目的一是培养孩子们的思考习惯,二是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三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让孩子们正确使用汉字,养成好习惯势在必行。
慢慢地等,叨叨地催,轻轻地引,细细地教,付出必定就有回报。这周四晚餐后,当我再次打开《日有所诵》第十二单元时,我被孩子们的潜能震惊了:全班只有一个孩子一句也没有写,除极个别的孩子使用了拼音以外,大多数孩子不仅完成了五篇写话任务,而且没有使用拼音,十六个孩子得到了五个笑脸。跳一跳果然能够摘到果子,孩子们的潜力需要挖掘,热情需要浇灌。
看到这些数据,我对引导孩子们写话充满了信心,也对他们将来的学习无限憧憬。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创设平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大量识字和动笔写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两翼,好成绩和高分应该不是问题吧?
花儿次第开放
一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布置的其中一项作业就是二年级《日有所诵》前四个单元的背诵,我的话音刚落,立刻响起叽叽喳喳的声音:“背诵完成以后,还要在每篇儿歌后面写话。”都是一群超级聪明的家伙!
新学期,16个单元的《日有所诵》学完了,孩子和家长们在上面留下了爱的痕迹。(看短视频)12月初,学校古典文化社发出征稿启事,我将链接发到家长群,杨乐朵儿的妈妈将孩子在《日有所诵》上仿写的10首诗歌电子录入发到指定的邮箱参赛,荣获一等奖,并与高中初中的孩子的诗歌一起刊登在“汉中市龙岗古典文化社元旦诗展第二辑”美篇上。这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相信会有更多孩子的梦想被点燃,更加乐此不疲地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