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
之前看完了这三本书,这周重新把这三本书拎出来进行关于学习力的主题来总结下。第三次看好好学习这本书,又更加深刻了什么是临界知识。这边就可以说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读书时代,数学物理为什么同一题型的能力,换题了你不会,是因为你不知道这题目是什么题型,答案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子,当初自己为什么数学物理那么差,我明明一直很勤奋,题目也做得很多,但是同一类型题目换了题型就不会了。因为我一直没有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一直致力于解决实际的题目,提升技术效率。书中讲了两个概念,技术效率跟认知效率。那会读好数学和物理的人真正是少数。很多人的学习层次提不上去。大部分的人在努力技术效率,不知真正的学习能力是提升认知效率,撬动效能杠杆点(也就是书中的临界知识)。
提升技术效率:80%的的时间掌握无用的内容,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
提升认知效率:80%时间花在20%的关键问题上,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清楚认识问题表现的背后的实质问题。
包括现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还能多次发生,或者其实两件事情虽然截然不同,但是本质有可能一样。这就是缺少反思去挖掘事情的本质。
所以好好学习提出了临界知识的概念,撬动知识效能的杠杆,四两拨千斤,它遵循相似的道理:用简单的基础规律来 解释复杂的世界现象。书中有讲到一个例子.从前有一个卖鱼肉叫卡耐森鱼肉,因为另外一个公司名也叫卡耐森,所以这家公司想把这个鱼肉品牌,结果鱼肉公司不同意,结果卡耐森公司的人打算派质检人员到鱼肉厂,保证鱼肉完美,所有费用自己出。如何解读这件事情呢?查理.芒格这么解释,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能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正如卡纳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它的产品。 然后,如果这个假设模型正确,我们便获得了一个激励别人的新工具。比如,战争中“尖刀连”“英雄连“的授予,都是在给予一个”可以保护的名誉“从而激励别人的行为。如何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书中阐述了 两个步骤: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营销,策划,咨询,金融,贸易都可以) 。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找到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可能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就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书中提出举了一万个小时的理论。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举例一万小时的理论其实是更深层次的理论是刻意练习。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然后接着这本书讲到提升学习能力层次的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反思相较于精进这本书里面谈到的解码,都讲到了一个道理,挖掘事情背后的本质,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是方法载体,虽然有讲了了步骤,但是,精进里的解码更加详细,是一本对三种方法的指导书。首先是要向自己提问,深入事物深层。 其中,不要只追求结果,更主要的是 寻求过程,去延展。三种方法是灵魂,解码是骨架,光骨架跟灵魂是不够,需要肉体来填充,方式就是1)小事反思;2)生活案例话。3)反思日记。
精进中也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如何反思? 其中给了你一个方向,一件事情需要反思哪些内容,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意义,这么些全面的去思考。但我认为做到其中三四个已经很不错了。是好好学习中的反思这个知识点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其中也提出了图层工作法,是从管理自己的精力,管理自己的大脑提出的一个方法。其实就是提高对每一件事情的专注度,也是时间管理的一个内容。所以这个可以并到时间管理体系上面去,也可以完全摒除掉,因为番茄工作中也是这样一个原理且更加丰富全面。
而如何高效学习,提出了整体性学习的概念,基于三种观点
结构:紧密联系的知识,也就是好好学习跟精进两本书所提到的新旧知识的联系,打造一个知识网络。
模型:是压缩信息,比如书中的目录就是模型通过如何高效学习把目录中的点集合在一起。那么我的初次假设可以用个思维导图来说明,想要学习力这个概念,我把好好学习,精进,如何高效学习这三本书里面的内容点做为目录,即使模型。是把关键思想压在一处。比如如何更加高效有效率的学习,好好学习中提出了三种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精进提出的解码融合,如何高效学习中的整体性学习,结构,模型,高速公路。结构是知识,模型是目录(我 的假设),
高速公路:则是用生活经验去比喻达到对知识的更好理解。在精进跟好好学习中都有提到,知识如何高效学习把其概念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也就是前面两本书如何知识延展。
这周对三本书做了一个主题总结是为了让自己建立自己在学习力的体系,当时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去做中学。胡乱写了一通,里面有可能文法不通过,但是最主要的是做总结,给自己看。
最后,只要保持好奇心以及不断的追问,你就可以提高你自己的学习力。还是挺认同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