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东光)2025年1月20日,万众瞩目的第二十九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决赛在韩国首尔的韩国棋院新馆拉开帷幕。
从赛场画面可以看出,“韩国棋院新馆”是尚未做装修的毛坯房,赛场部分是用广告展板圈的,并且没有暖器。1月隆冬之际,首尔气温在零度上下,第一局比赛,两位参赛选手不约而同的披上了毛毯。之后,赛事主办方紧急调来了两台不同制式的电暖气。
对于追求棋道的围棋大棋士来说,在“毛坯房”中比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毛坯房围棋规则”下比赛,围棋选手尤其是客场比赛的选手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韩国棋院
韩国棋院,英文名称为韩国围棋协会(英语:Korea Baduk Association),是韩国职业围棋的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赵南哲于1945年11月创建的汉城棋院。韩国棋院1974年11月1日分裂成韩国棋院和大韩棋院,1976年12月1日又合二为一。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棋院只管理韩国职业围棋,管理业余围棋的另外还有一个韩国围棋协会(业余),2024年,韩国计划财政部清零了韩国围棋协会(业余)的经费,从21.62亿韩元到0,韩国围棋协会(业余)主席郑奉守带队到世宗市进行示威,成为新闻。
《韩国围棋规则》
韩国棋院自成立以来,长期采用日本围棋规则。1989年日本棋院公布新的《围棋规约》之后,韩国棋院于1992年公布《韩国围棋规则》,2000年之后数次修订。2011年之后韩国《韩国围棋规则》的修订,更为频繁。
与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中国《围棋竞赛规则》不同的是,《韩国围棋规则》,在韩国国内也不具备唯一权威性。当下,中国国内找不到《韩国围棋规则》的原本和原文;在韩国棋院官方网站上,也找不到《韩国围棋规则》的全文,最近一次于2024年10月份修订后,韩国棋院官方网站只有一个“韩国围棋规则修订(新旧版对比)”的文件,以至于国内职业围棋领域和围棋规则研究者,无法窥见《韩国围棋规则》的全貌。
计地规则与计目规则
围棋规则是围棋四千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围棋规则分计地规则与计目规则两大类。日本计目规则是中国唐代规则的衍生,中国当代计地规则是明清时期规则的延续,是更为先进的规则。
中国当代围棋计地规则,已经基本解决了围棋竞赛中的所有问题,只是在黑方贴子问题上还需要解决半子的问题,在单关收后问题(包括多次收后)上还存在国际上的不同声音。“实战解决”,一直以来是中国围棋规则的特色。
2011年以后版本的《韩国围棋规则》,或许是为了彰显与日本规则的不同,增加了绝对化的“实战解决”条款。“假生”与循环劫同时出现并相持不下时,成为“无胜负”,已有实战先例。本是为了“创新”却成为围棋规则历史上的重大后退。
棋规、赛规、竞赛规定
统一规则,是世界围棋运动发展的必然,但统一规则还有现实上的难度。目前在国际比赛中的主要解决办法是:1采用主办国规则,2采用举办地规则,3在竞赛规程作出规定。
棋规是围棋的基本规则。
赛规是围棋竞赛的方法,是对围棋基本规则的应用。
围棋规则是围棋运动的基础,不能朝规夕改。围棋世界比赛是多个国家、地区选手参加的体育活动,一国经常性变动规则,会对其他国家选手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围棋规则的修订,绝不是“内政”。
一项比赛的《竞赛规程》,可以在遵守一个版本《围棋规则》和围棋界普遍认知的前提下,规定本次比赛的规则。但《竞赛规程》制定后,竞赛规则方面不能随意更改。
主动裁判与被动裁判(辅助裁判)
体育竞赛中,裁判是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竞赛的裁判,可以分为主动裁判和被动裁判两大类。主动裁判就是掌握赛场的管理权,管理、引导比赛顺利进行。常见的有球类裁判、田径裁判等等。
被动裁判,就是竞赛以参赛选手为主体,裁判不主动介入竞赛过程,竞赛方发生争议并提出申请,裁判才介入处理。
主动裁判类似于刑事案件中的(检察官+法官),被动裁判类似于民事案件的仲裁法官。
主动裁判会极大地影响比赛进程,因此应采用所属地回避原则,并采用多名裁判,最大限度降低裁判员主观倾向性对赛事的影响。
被动裁判对赛事影响相对为弱,一般不是必须采用所属地回避原则。
《韩国围棋规则》2024年10月修订文件
第2条 围棋用具第三款中“棋盒用于存放棋子。棋盒盖用于存放被提走的死子。”(本文作者:这一条款的修订,为后续的赛规处罚条款埋下了伏笔。)
第11条 裁判的权利与职责
1. 裁判应在规定时间宣布对局开始。若因开幕式等活动延迟,需提前通知棋手。
2. 若发生以下情况,裁判有权暂停比赛:棋手提出异议。赛事监督提出异议。(本文作者:这一条款,成为裁判介入比赛、主动裁判的依据)棋钟出现故障。违反电子设备使用规则(第7条)。任何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情况。
3. 裁判在发生争议时,需迅速盖上棋盘保护盖,并进行判定。(新增“棋盘保护盖”措施,以应对争议情况)
第13条 棋手的权利与义务
1. 厕所使用规定:每局仅可暂停一次使用厕所。若对方在自己离席期间落子,返回后可请求对方确认落子点。
2. 禁止棋手进行任何形式的作弊。(修订后删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仅保留核心规则)
第14条 棋钟使用规则
1. 棋手落子后,必须用“落子手”立即按棋钟。
2. 若需提取死子,可暂停棋钟。
3. 必须等待对方按下棋钟后再落子。
4. 若棋手未落子就按棋钟,则视为弃权。
第17条 警示
裁判可对以下行为给予警示:
1. 棋手携带电子设备,且设备发出声音或震动。
2. 棋手在比赛中违反厕所使用规定。
3. 棋手违反棋钟规则。
4. 棋手故意制造噪音或影响对方比赛(如哼歌、玩扇子、玩核桃等)。
5. 棋手无理提出异议。
6. 棋手用错误的手按棋钟。
7. 棋手故意拖延比赛(如长时间不落子)。
第18条 警告
裁判可对以下行为直接给予警告并扣除2目:
1. 落子过程中,移动棋子(移动距离超过一个交叉点)。
2. 落子后移动棋子或拿起(尚未离手)。
3. 落子按棋钟后,又移动棋子。
4. 落子按棋钟后,再提取死子。
5. 触碰对方的死子或帮助对方整理死子。
6. 未将死子放入棋盒盖内。
7. 累计收到两次“警示”。
(修订后进一步明确违规标准,尤其是“死子管理”部分)
第19条 犯规裁判可直接判棋手犯规负(无需警告):
1. 交替落子顺序被破坏。
2. 提取不存在的死子。
3. 落子在禁入点。
4. 未找劫材直接提劫。
5. 棋手在比赛中接受外部帮助。
6. 棋手被证实存在作弊行为。
7. 比赛未结束前,棋手关闭棋钟。
8. 累计两次警告。
(新增对作弊的明确处理,并加强“违规行为判负”的标准)
第20条 提出异议
异议只能由棋手和教练(领队)提出,且仅在以下情况下有效:1. 涉及第17条、第18条、第19条规定的事项时;2. 发生可能影响比赛的其他情况时。
若教练(领队)提出的异议被判定为不成立,则该轮的教练(领队)异议权将失效。(本文作者:这一条款,限制了客队教练和选手的权利)
第21条 其他
根据围棋规则第3条第3项,棋子接触棋盘或棋手触摸到棋子即为落子。
1. 落子行为包括棋子接触棋盘后按下棋钟的整个过程。2. 在落子过程中,若棋子掉落,则不视为有效落子。
若棋盘上的棋子位置遭到破坏或移动,裁判应根据以下方式做出判定:1. 恢复到原位后继续比赛。2. 若恢复困难,则由裁判做出判定。
若出现和棋,必须通过当天的加赛决定胜负。加赛时,不重新抽签,黑白保持不变,且以各棋手剩余的时间作为加赛的用时。
根据比赛性质(如团体赛或个人赛)、是否有教练、棋钟使用情况、是否允许视频回放等,赛事组织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详细的赛事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围棋规则》已经成为充满“主动性执裁”愿望的“裁判”“比赛监督”的利器,而身处异国的参赛选手、领队,在这个规则面前,无异于羔羊。
在上述的背景,我们再来回放一下二十九届LG杯决赛中发生的围棋竞赛史最大的争议。
争议种子,是在2024年10月种下的,在LG杯已于4月开赛且完成大部分赛程仅剩决赛的情况下,韩国棋院完成了《韩国围棋规则》的新一轮修订,并于12月份通知中国方面,在决赛中改为采用新的《韩国围棋规则》。在赛事进行过程中修改规程,是国际体育赛事中极为罕见的行为。
本届LG杯的第一处争议,发生在第一局,卞相壹落子后触碰第166手落子,超过一个棋子位置,随后复原,按照新修订《韩国围棋规则》第18条第1款,可对选手处以警告并罚两目。
在紧张思考的情况下,柯洁继续对局,中方选手和教练随之均失去了申诉权利,而比赛监督和裁判则无动于衷。 如果此时触碰、移动棋子的换成柯洁,“比赛监督”、“裁判”是否会介入?
这个问题,因柯洁取胜,未实际影响胜负,没有引发公众舆论发酵。
本届LG杯的第二处争议,发生在第二局。柯洁在局面占优的情况下因两次提子未回盒盖,累计两次警告,被直接判负。柯洁第一次提子未回盒盖,是在行为产生多个回合以后,比赛监督和裁判主动介入进行处罚。柯洁即便在行为发生以后,将棋子收回盒盖,比赛监督和裁判也可以根据录像给与处罚。比赛监督和裁判也许是在等待时机——由卞相壹提出;第二次柯洁第一次提子未回盒盖,旋即遭到卞相壹的举报。
最终柯洁因累计两次警告被判负。
卞相壹在第一次处罚暂停期间,得到了某些人的提示,因此第二次主动举报,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卞相壹举手时的尴尬表情,值得玩味。
本届LG杯的第三处争议,发生在第三局。柯洁155手、157手提子未放入盒盖中,159手后,盘面形式非常复杂,卞相壹面临重大抉择时进入长考。在这个关键时间点,比赛监督和裁判适时出现,长时间暂停比赛,处理违规问题。最终,孙根气给出的处罚是对柯洁警告一次、罚两目,继续比赛。
通过分析现场视频画面,本局中卞相壹疑似还有一处犯规,裁判未介入处理。
29届LG杯决赛的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韩方中途修改赛事规程。
2、韩方选手违规,中方选手未在当轮提出,即失去主张的权利(即便提出,裁判也不一定支持);中方选手违规,韩方选手未在当轮提出,比赛监督和裁判会为韩方主张权利。
中方领队、选手的申诉权利只有一次,裁判可以驳回。
3、裁判第三局中的判罚,时机、目的均有明显的倾向性并致使韩方运动员实际得利。
围棋比赛是一个“半盲盒”策略游戏,在复杂的局面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对局双方很难准确判断形势,即便顶尖职业棋手也是如此。一旦得到暗示,整个进程都将发生改变。
第三局比赛的裁判孙根气五段,曾担任韩国职业围棋棋士会会长,自然知悉此中的玄机。何况,网上还有在此期间卞相壹接打电话的传闻。
事实上,卞相壹在思考时间、情绪控制方面得利的同时,不排除其他得利可能——其实只要得到一个眼神,卞相壹就很容易做出选择。
中方代表团认为裁判在错误的时间点暂停比赛,选手长时间离场,已经失去继续比赛的意义,拒绝接受裁判的处罚,也不接受继续比赛,并要求本局重赛。
孙根气宣布比赛结束,判定柯洁弃权败。
23日晚,中国围棋协会发布了关于第29届LG杯决赛的声明:
在1月23日进行的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第三局中,中国棋手柯洁九段因提子未及时置于棋盒盖,在之后的棋局关键处、轮到对手卞相壹九段落子时被现场裁判中断比赛。中国围棋协会认为裁判中断时机不当,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棋手受到裁判过度干扰,无法继续完成比赛。经向赛事主办方韩国棋院申诉,申请重赛无果,中国围棋协会不接受本届LG杯第三局结果。
《韩国围棋规则》受到包括唯一受益者卞相壹在内的普遍质疑
1月24日,在一场中方拒绝出席的颁奖仪式之后,卞相壹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规则没存在必要(提子必须回盖,否则警告),一开始并不知道新规。”
韩国棋院修订围棋规则的动机、时机、过程、结果,已经引起了各国围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24年10月版《韩国围棋规则》受到包括唯一受益者卞相壹在内的普遍质疑;LG杯比赛的裁判工作,尤其是第三场裁判的执法,更成为众矢之的。
期待以这个节点为契机,早日形成公正、客观、合理的统一的世界围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