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扬
在生活中,相信我们对这些情景都不陌生:早晨起来出去跑步,顺便带上耳机,一边跑步,一边听歌;回家做饭,手里拿着炒勺,还不忘频频回头看一眼电视;自己在电脑前飞快地敲着键盘,还想兼顾给孩子指导一下作业。
因为我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很希望自己能够分身有术。但是这样的做事方式真的高效吗?《认知觉醒》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这三点答案:
01
注意力不在线,让你忙碌又茫然
或许我们有时候能够体验到边跑步边听音乐放松的舒畅,那是因为有跑步这件事情是机械化的,不需要用到太多的精力。
而有些事情是需要倾注精神,如果把几件需要用心的事情同时来做,那么最后,不但精神紧张,还会手忙脚乱,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太好。而这样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无助。
就像我们很难一只手画出圆形,另一只手同时画出方形。所以我们不必为一心二用心生膜拜,而是要尽量减少分心。因为这种开小差的行为模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当我们把注意力只放在和当前事物相关的事物上时,跑步的时候我在跑步,吃饭的时候我是在吃饭,浇花的时候我就在浇花。这个时候感受和行为是同步的,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
反之,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做着一件事情,思想跑空了,那么会怎样呢?或许是吃饭时不经意把辣椒当成菜叶塞到嘴里;或者是把扣子缝到了袖子上;再或者开车回家走错了方向。
所以说注意力不在线,除了一些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还会形成惯性模式,最终徒增烦恼,渐生愚钝。
因此,在工作或生活中,如果你忙碌到理不清头绪,一大堆想要解决的事情摆在面前的时候,不要去盲目地去扮演超人。不妨拿出专注力这个武器试试,或许会帮我们找到突破口。
02
为什么专注力这么可贵
专注力,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它能给人们带来最佳体验,也就是心流状态。在《财富自由之路》中,作者李笑来曾经提到,比金钱更宝贵的是时间,比时间更宝贵的是注意力。
专注力会让我们身心合一,它至少能够给我们带来两大好处:
一、 高效不拖延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精神集中就会进入高度专注状态,也就是开启心流模式。这个时候工作效率往往是最高的,而且我们还不会感到累。
比如说,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工作狂人或者学霸他们专心投入工作或学习中那么拼,其实他们自身并不会感到疲劳,反而是一种极致专注的享受。
这就好比我们沉浸于一项有趣的活动中,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因为身心同步会让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体验,而且还能告别拖延。专注力提升了,会让我们做事更加高效,行动更加自律。
二、在拉伸区成长
除了高效完成任务,保持专注还可以让我们勇于直面困难,实现自身成长。
人们的天性总是喜欢趋易避难,即时满足。比如如果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我们行动上不得不接受,但是大脑会本能地逃避困难呆在心理舒适区。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被困在原地,或者是增添焦虑。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把专注力找回,直面问题。也可以说专注其中就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办法,因为任何问题都是用来解决的,而身心合一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能量。
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逼自己跳出舒适区,进入拉伸区,再通过努力,完成了一次成长。
在当下,专注力慢慢成了人们一种稀缺的能力,所以我们更应该认真训练和珍惜自己的专注力。
03
身心合一,回归当下
把我们的感受收回到当下,关注眼前正在做的事情,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我们就能够慢慢提升注意力。
有一个很典型的训练就是冥想。平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的感觉,让感觉与身体合而为一。比如,冥想的时候,只需要去关注你的呼吸,关注你身体的微妙变化,如果你总是不自觉地闪进杂乱念头,这就说明专注力不强。
除了冥想训练,我们还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排除外在干扰
比如在工作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把能够引起你想法,分散你注意的东西先移除视线范围。
二、感知内在变化
我们的大脑提取记忆善于和事物关联,比如看到一个钥匙链,会想起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这是我们大脑记忆的一种方式,而我们要随时感知内在的关注点,并及时调整。
三、一次只做一件事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比如,洗衣服时就感受手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吃饭时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鲜香;睡觉时,体会身体的一呼一吸,紧张与松弛。
“记住,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清清楚楚地觉察当下的存在状态。走路时,走路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觉知自己在走路;剥桔子时,剥桔子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觉知自己在剥桔子。”
当我们专注于每一个当下,把每一个当下做好,我们就能够稳步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