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死亡之谜和书中的伏笔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感恩

01

黛玉之死,一直都是红迷们尤其是黛玉迷们非常关心又争议最多的部分。

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黛玉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黛玉死的时候宝玉到底在干什么?

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到底在黛玉死后还是死前?

这种种问题都令全书的脉络愈显错综复杂,谜影团团!

关于黛玉的死,在脂批中有明确说明,那是在第十八回元春省亲的时候,元春亲自点了四出戏,每一出戏都是本书的一个大伏笔!

其中第四出戏是《离魂》,是伏黛玉之死!

脂批虽然指出这四出戏就是红楼梦一书的大关键,大过节,但是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透露天机。

所以该如何解读这四出戏和所伏之事的关系,全要靠众人的慧眼!

其实,黛玉之死的伏笔并不仅仅是元春点戏这里,这里是最正式最集中的设伏之处,其它的伏笔也不少!

我们先来看看其它一些小伏笔,以便更好地解读这部戏和黛玉之死的关系!

02

伏笔之一是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记。

宝玉当时正在沁芳亭的桃树下偷偷看西厢,黛玉用花锄荷了一个装着桃花花瓣的锦囊来到桃树下葬花,发现了宝玉,于是有了宝黛第一次共读西厢,也有了宝玉第一次情不自禁对黛玉示爱!

最终,宝黛一起把花囊埋在了这棵桃树下!

这一段是预示黛玉死亡的时间、方式、和最终埋葬地点。

在春末思念宝玉病死后埋在沁芳亭的桃树下面。

桃花花瓣是春尽而落,黛玉的生命也是春尽而逝!

黛玉对宝玉解释为什么要葬花时说得很明白,她不喜欢把花瓣洒在水里,因为不洁!

黛玉天性喜洁,不会选择溺水而死,更不会自尽。

因为她对宝玉情深意长,不是怨恨!

黛玉前世就是绛珠仙草,所以她就是花的化身!

黛玉和宝玉一起葬花,其实是黛玉在指引宝玉自己日后的归宿。

03

伏笔之二是黛玉听了戏文之后所写的葬花词。

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之末尾,因为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不开门的缘故,宝黛之间产生了误会。

黛玉在芒种节暗自悲伤,于是在昔日和宝玉一起葬花的地方吟成了一曲葬花词,这是黛玉为自己和众女儿所吟的命运谶语。

特摘录如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这首词中,详细的描述了闺中女儿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哀愁,其中有几句是点睛之笔,也是黛玉命运的谶语。

如“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句是说黛玉的死法,是花落魂断之后被埋葬,而不是随水而逝。

所以红学家们提出的黛玉沉湖之说是不成立的。

首先黛玉与只有是来还债的绛珠仙草,她对宝玉只有爱,很深的爱和牵挂,没有恨,自残自尽的方法不是还债,也不能终其一生。

其次,黛玉明确地和宝玉说过对葬花入水的看法,如果她自己再沉湖,就太矛盾了,就好像一个有洁癖的人却自愿选择在肮脏的地方吃饭一样不可思议无法想像。

再次这里原句说明,“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所以清洁干净地被埋葬,才是合理的结局。

再如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句就是点明黛玉死亡的时间,也就是芒种节前后,随着众花凋落,春尽夏至,黛玉就和遍地落花一起被埋葬在她和宝玉曾一起葬花的沁芳亭桃树下面。

这个时间点其实也很合理,因为如我另文所述,元春是在元宵节前后死亡,很快贾府败落,宝玉为了躲祸外避,黛玉思念成疾,以泪洗面,终于泪尽而亡,此时差不多就是春末。

04

伏笔之三是黛玉的鹦鹉。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当时宝玉被贾政痛打,卧病在床。一大早,黛玉在树荫下远远地看怡红院,众人都陆陆续续去看望宝玉,黛玉感受到亲朋满座的宝玉的福气,也感受到自己身世零丁的凄苦,怆然泪下,被紫娟劝慰着回到潇湘馆。

黛玉的鹦鹉在迎接黛玉回家时念了几句黛玉的诗,书中说,

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于是紫娟说,是因为姑娘常常吟诵,所以鹦鹉就记住了!

由此可见,黛玉本身就常常说起这几句诗,这几句诗是一个谶语。

曹雪芹是怕之前葬花词被众人忽略,看不出谶语的意图,所以借鹦鹉之口,把黛玉的命运点出来!

黛玉确实是在春末花落之时花落人亡两不知的。

05

伏笔之四是黛玉所写的桃花诗。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黛玉是因为写了这首桃花诗,从而改海棠社为桃花社并开始执掌桃花社的,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谶语。

在宝玉的怡红院里,并立着一棵海棠,一棵芭蕉,一红一绿,海棠是黛钗二人的化身,芭蕉是宝玉的化身。后来海棠死了半边,其实是预示着黛玉之死,惟余宝钗!海棠之死是在晴雯死时由宝玉之口点出,其实晴雯是黛玉的影子,所以晴雯的死是暗示黛玉的死,也就是海棠死了一半,就是暗示黛玉的死。所以,黛玉写了桃花诗后变海棠社为桃花社,其实是她命运的谶语。因为桃花是在春尽之后就落尽而后被掩埋了。特别是诗中有这样的字句,

“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众所周知,黛玉是绛珠仙草,是到人间以泪来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的,所以她要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宝玉,泪尽之时也就是命尽之时。

这里说,“泪干春尽花憔悴”,不就是说春尽之时,眼泪就干了,绛珠仙草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可以魂归仙界了。更明确的是,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这是春末黛玉身亡之后的一副冷清凄惨景象。

06

伏笔之五是黛玉与湘云中秋赋诗。

全诗都是描述贾府庆贺中秋佳节的情形,慢慢转至描写湘云和黛玉两个人自己的命运,在诗的末尾,

湘云说,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

有人根据这两句诗判定黛玉是在冷月之下自沉寒塘,其实不然。

这两句诗分别是湘云和黛玉两个人的命运,各人说各人的,并不是都说黛玉。

湘云说,寒塘渡鹤影,是说她最后的命运是孤苦零丁的一个人守寡,这一点和她的判词是一致的。

黛玉说冷月葬花(诗)魂,是说黛玉最后在春末凄清的月夜死亡,最终葬在沁芳亭的桃树下,花(诗)者,绛珠仙草林黛玉是也!

这里也和第七十回黛玉所写的桃花诗互相映称!

桃花诗最后一句是“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就是描写春末夜林黛玉魂归仙界,诗魂一缕散尽,惟余月痕的凄凉场景。

07

伏笔之六是第七十八回宝玉祭奠晴雯所写的《芙蓉女儿诔》。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不仅眉眼相似,性格相似,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是真正纯真的女孩子,全书上下,只有这两个人是百分百纯真不染尘俗的女孩子!

所以,晴雯的死就是预示黛玉的死,而宝玉洋洋洒洒的长篇悼辞,就是献给黛玉的。

为了点明这一点,曹雪芹特意让宝黛之间有一段对话,

黛玉建议宝玉把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之后两个人一来一去讨论了几句,

后来,宝玉说,干脆改为,

茜纱窗下,我本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为什么黛玉一听脸都变色了

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纵使宝玉一往情深,奈何黛玉薄命,被掩埋在黄土垄中!

这句话其实是点明了黛玉的命运,最终和宝玉阴阳两隔!无限深情,只能随黄土掩埋。

08

伏笔之七是黛玉所写的五美吟。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中说,在仲夏的一天,贾宝玉去看视黛玉,巧遇黛玉的丫鬟雪雁在准备瓜果,宝玉觉得奇怪,因为黛玉不喜欢吃凉性的瓜果,于是猜到是祭祀祭奠用的,不过不知道祭奠何人。后来再去看视,发现黛玉含泪而卧,可知刚才祭奠有一番悲泣,直到看诗才知道黛玉原来是祭奠古代五位美女,她们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故称五美吟。

这五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除了明妃,剩下来的四位都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

明妃特殊一点,她是为不知己者而去的典型,在这里,明妃暗示的是宝钗的落选和宝钗对这件事的看法,并加入了宝钗的评论,是作者有所掩饰的评论时政。

黛玉哀悼这五位,多多少少表达了她感叹故人能为知己者身死或者是弃不知己者而去的坦率心意。

黛玉在诗中感伤自己不能和自己知心知意知己的人同生共死的无奈。

这也是为将来宝黛分离做谶,最终黛玉的死亡也是为了辗转思念她的知己以至于抑郁而终。

09

伏笔之八是宝琴的藏迷诗,咏梅花观。

一直以来,大家都误以为这首诗写的是宝琴的命运。

因为书中说宝琴许配给了梅翰林的儿子,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里的梅就是说梅翰林之子,其实不然!

梅花观的来历是源于汤显祖的小说《牡丹亭》。

说书生柳梦梅和大家闺秀杜丽娘之间的故事,也就是元春省亲时所点的第四出戏《离魂》所叙述的故事。

这出戏,是用来伏黛玉之死的。

书中说杜丽娘梦中见到柳梦梅,私定终生,醒后思念成疾,怀春而死,死后葬在牡丹亭边的梅树下面,其父将花园修缮为梅花观,后来,柳梦梅进京赶考投宿梅花观,拾到杜丽娘画像,一见钟情,当晚与杜丽娘的阴魂互诉衷情,并开棺救出了还魂的杜丽娘,一起进京赶考!

所以,不在梅边在柳边这一句的意思是,不在梅树边埋葬,而是守着柳梦梅身边!

所以这首诗并不是讲宝琴,而是预示黛玉的命运!

在红楼梦中,宝黛第一次共读西厢,是在沁芳亭的桃树下,与牡丹亭中牡丹亭的梅树下相逢,何其相似?

且宝玉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对黛玉倾诉衷情!

所以,杜丽娘之死就是黛玉之死,黛玉是思念担忧宝玉而死,死后把宝玉托付给宝钗,后来宝钗和宝玉成亲,宝钗渐渐看清世情,不再有仕途经济之论,如同黛玉还魂!

10

伏笔之九,是三个小戏子之间的恩爱故事。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大观园的戏班子解散的时候,把这些戏子分配在了不同地方。

其中宝玉的正旦芳官,宝钗的小旦蕊官,黛玉的小生藕官之间就有影射宝黛钗之间关系的作用!

曹雪芹写得非常隐晦,他没有直接把小生安排给宝玉,把正旦和小旦安排成宝钗和黛玉,这样就太明显了,也少了很多滋味。

曹雪芹把这三人进行了错位,但就把这三人分配给宝黛钗,联系还是很明显。

书中是借芳官的口,告诉宝玉藕官和蕊官的故事,

其实这故事就是用来点拨宝玉的,要帮助他处理好黛玉死后,宝玉和宝钗的关系,是他日后能接受和宝钗之间的婚姻的重要因缘。

这段话也是用来点播大众的,为的是黛玉死后,让众人能够接受宝玉和宝钗之间的婚姻。

书中说,芳官笑道:"你说她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哪里是友谊?她竟是疯傻的想头,说她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她哭得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她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她得新弃旧的。她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

芳官的话主要说明这样一番道理,对死去的人,应该怀念,而不是死守,有妨大节,死去的人也会因为你不肯再娶而不安,对活着的人也是伤害!

因为这段话,宝玉深受触动,在后来黛玉死后,也能够接受和宝钗之间举案齐眉的生活。

这个伏笔很重要,因为只有这个故事在先,才能解释为何黛玉死后,一往情深的宝玉并没有随她而去,或是马上出家!

事实上,如果宝玉只是为黛玉而生而死,就无法体验世间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了。

而整本书,也只能成为宝黛传,而不是红楼梦了。

《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和《南柯梦》,《黄粱梦》是具有类似的含义。

11

除了这些伏笔,对于黛玉之死,最为权威的说法,是基于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所点的第四出戏,《离魂》。

这出戏的大致内容刚才已经交代,是说杜丽娘梦中在花园见到柳梦梅,私定终生,醒后思念成疾,怀春而死,死后葬在牡丹亭边的梅树下面,其父将花园修缮为梅花观,后来,柳梦梅进京赶考投宿梅花观,拾到杜丽娘画像,一见钟情,当晚与杜丽娘的阴魂互诉衷情,并开棺救出了还魂的杜丽娘,一起进京赶考的故事。

这个戏和黛玉的死亡有什么关系呢?

从这出戏可以得到下面一些讯息,

首先,杜丽娘生前只是在梦中和书生柳梦梅有终生之约,并没有成为现实。

这是说,宝黛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是不为他人知的,除了袭人和宝钗这些耳闻目睹心智过人有慧根的,其他人都没有发现。

不仅外人不知道,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明说过,因为黛玉的大家闺秀教育,使得她不敢于和宝玉当面流露任何超于亲戚的情感,也不敢于接受宝玉炙热缠绵的表白。

最终由于宝玉过于害怕会伤害黛玉,伤害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宝玉也不敢造次了。

于是宝黛之间,只能是心灵感应,而无法真情流露,当面说穿。

其次,杜丽娘的死因是闺中待嫁,患了相思病,越来越重,一病不起,最终葬在花园里牡丹亭边的梅树下面。

而黛玉一直以来眼泪越来越少,病情越来越重,不就是因为终身难定,患了相思病吗。

此处,大观园就是花园,沁芳亭也就是牡丹亭,桃花树也就是梅树,与剧中设定完全相符。

所以,黛玉泪尽思念成疾而死是最为吻合的结果,并且死后就是埋在了沁芳亭旁边的桃树下面。

有人说,黛玉死了也不能埋在大观园里,肯定是专门有掩埋的地方。

理论上说,正常情况是这样,但是黛玉死的时候,贾府已经败落了,因为赔补亏空而精穷了,排场规矩和之前有了很大出入。

其次,埋在这里应该是依照黛玉的遗愿。黛玉在生前不能见宝玉最后一面,也不能嫁给宝玉,她只愿自己能守在和宝玉共读西厢的桃花树下面,让她能年年岁岁看桃花盛开,怀念青梅竹马的时光。

再次,柳梦梅故地重游,看到杜丽娘的画像,于是开棺掘出杜丽娘,杜丽娘还魂,两个人一同进京赶考。

这个情节中,宝玉梦到黛玉之死,吐血,很快回到了大观园(之前是因为元妃之死,贾府败落,宝玉避难携玉逃走),来到沁芳亭边的桃树下,守着黛玉的灵魂。

在昔日两人共读西厢的长凳上,日夜思念,得到黛玉托梦,最终放下思念,和宝钗成婚。

而随着黛钗合一,家世败落后失去参选资从而看清仕途经济本质无心再恋战的宝钗无异于黛玉还魂。

这也就是脂批中所说,看黛玉死后宝钗之文字,可知黛钗合一非虚。

所以,书中的线索明确指向黛玉的死亡时间和地点以及方式,那就是在她十六岁那年春天,元春去世,贾府败落,需要弥补巨额亏空,于是贾宝玉携玉避难,黛玉在家中思念成疾,终于在春末泪尽而亡,天人两隔。

从此宝玉不知人间何世,潇湘馆不复有佳人望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