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当时我也很是一头雾水?商业模式?我压根连商业模式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也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接下来我得到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在运行着他们,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不太清楚或者可以认识到自己竟然也有个人商业模式,难道这不应该是企业群所拥有的吗?也有的讲企业在建立之处也是没有商业模式的,先把公司做起来再说,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商业模式才慢慢的建立起来。并不然,一个企业从创建之初,他的商业模式就是一直存在的,它无形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即使是可以赚到一些钱,也终将不会做大。 还有些人(感觉说的是我),完全凭自己感觉生活,从没有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思考,总是想当然。
我们想不断成长,得到不断地提高,就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可以很好的运用它。它可以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质方面的可见财富,也同时可以影响你的未来生活和幸福指数。
商业模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三种
1、单位时间内出售一份
2、单位时间内售出多份
3、购买他人的时间,然后再卖出去
单位时间内售出一份的商业模式是大多数个体在运行,上大学的时候做一些兼职:发传单、做客服、售货员等等,这些都是把我们的时间做出售来获取利益,但是他们只售出了他们付出劳动价值的时间,而一天中剩余的时间并不能以什么形式进行累积,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产生任何价值。而我们开始上班呢,我们把自己一年节假日和工作的时间,打包一次性卖给了公司。这样看我们获得的价值比上面的一种方式得到了提高。
怎么来提高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呢?方法有两种:
1、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
2、提高单位时间的售出量。
怎么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呢?很多人非常简单粗暴的选择了两种方法:磨洋工,喊高价。
一天上班时间8个小时,只做了两个小时的工作,从而把单位时间的售价提高了4倍;有的呢,把自己的单位时间以高价挂卖,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找工作。这两种方法都不是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试想一想那些上班按时按点下班的人,可能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在听到下课铃声响起之前就已经早早的收拾好,还有那些找工作高估于自己实际价值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两种人可以取得成功。
这种估价高于自己实际价值得人,其实幸福指数都比较低。
1、被低估了自己心里不舒服,被高估了承受不了
2、很有可能被低估,甚至被估的很低
3、经常性挂牌,面对可以选择的不精明卖家越来越少
4、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关注且应该仅关注我们自身持续不断的成长。想想我们的能力是否有没有被高估的时候,我是有过的,和上面有提到的真的形容的很形象了,就像大家伙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太过于倾向估值而忽略了价值,也因此常常困扰,归结于是自己运气不好,命运不济等等一些不知根本的理由。其实概率性情况下我们应该总是会被低估的,因为企业要控制成本,如果公司员工工资普遍高于市场水平,那企业成本优势会降低;如果是低于市场水平,那员工也不干啊。所以整体下来薪资水平一定是和整个市场接近的。而那些仅关心自身价值的人,对估值并不在乎,他们始终相信并自信自己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能一点点的增加它们数量级。如果真到了他们不认可要突破估值的一天,他们会想真的可能自己要出去做点什么了。
还有挺多想写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作用给别人工作把实际的时间打包成一份的商业模式生活着,提高时间收益就是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和份额。我们能不能在上班的时候,把给老板打工的观念改变成在给老板打工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工。这样我们做事的认真度、积极性和效率都会大大改善,短暂的时间也许看不出来变化,就像人从自己的成本线跳出来,实现自己的里程碑一样。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跳跃的那一瞬间,厚积而薄发。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