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不愿上学孩子家庭,我的处理思路是“先允许,后影响”。
1.什么是允许?如何做到允许?
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内心的痛苦。
一个最需要同龄伙伴的青春期阶段,最需要让自己脑力发挥潜力的阶段,却违背本能,不去上学,他内心绝对是痛苦的。
不要以为孩子每天在家玩手机他就多开心了,他这是对现实的逃避。
只有现实让他害怕和无助到一定程度,他才会做出如此选择。
青春期的孩子,哪怕个子已经比我们高了,但毕竟还是大脑并未发育成熟的孩子。
在学校遇到学习、社交问题时,仍旧是需要父母在其“情绪”和“能力”两个方面给予支撑。
“情绪”支撑举例: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情绪低落,回家后父母不是倾听、共情孩子,帮助孩子释放情绪,而是继续批评孩子做得不对。
“能力”支撑举例:孩子长期作业做到凌晨、作业错误率高、挫败感强、身体疲惫,父母不是去和老师沟通,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到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而是仍旧要求孩子全部完成,甚至对孩子批评指责不认真。
所以,以我的经验,孩子已经到了坚决不愿意去上学这一步,这也充分暴露出在此之前很长时间家庭教育支撑力度不够,亲子关系链接不够,没有及时给予孩子相关支撑。
父母只有理解这些后,才能接纳孩子目前的现状,才能先做到允许孩子不去上学。
2.什么是影响?如何影响?
对于家庭教育这个词,我认为应该改为家庭影响。
父母哪里是在教育孩子,真正优秀的家庭教育,父母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孩子。
如何影响?
我总结了一个家庭教育金字塔模型:
(1)父母的状态
当孩子已经缩回家后,父母仍旧稳定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去陪伴孩子,就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也会吸收父母这份积极情绪带来的能量。
所以,当孩子不愿上学后,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自己情绪状态的调整。
如果你自己都觉得天塌了,完蛋了,陷入悲观绝望,怨天怨地,你如何影响孩子啊?
(2)亲子关系
往往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其与父母的关系很大程度也是出现了问题的。
此时,如果父母仍旧珍视尊重孩子,绝对不会因为孩子目前的现状就指责孩子,更不放弃孩子。
而是继续为孩子做爱的存款,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哪怕在孩子拼命把你推开的时候,仍旧努力重建与孩子情感链接.....…
这,就是在影响孩子。
孩子因为这份珍视,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人,因此也更愿意成为更好的人。
好关系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影响。
只要在关系这一点上哪怕仅仅有了小的改善,孩子的情况都会好转一大步。
(3)方法
父母也要学习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这样才不会把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行为反应视为叛逆和对抗。
父母也要掌握一些亲子沟通的方法,比如通过共情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妈妈善于倾听共情孩子,就是在影响,孩子会因为负面情绪在妈妈这里得到释放而获取能量重整旗鼓去面对困难。
同时,不愿去上学的青春期孩子,大多数其实处于抑郁情绪状态,虽然还达不到抑郁症,只是抑郁情绪状态,是非常需要父母大量的倾听和共情。
学会倾听和共情孩子,在我看来,是青春期父母的必备技能。
通过我指导,掌握了共情的父母,一方面亲子关系会好转很多,孩子也会更愿意和你沟通,另一方面,也会极大促进孩子的积极情绪,走出抑郁状态。
我知道,面对不愿上学的青春期孩子,父母目前阶段肯定是痛苦的,很多父母都用了“熬”这个词。
但,再难,也请一定要看到,孩子的痛苦程度其实更深。
他不去上学,不是在对抗你,不是在叛逆,而是在深深发出“求助”信号,他在呐喊:“爸爸妈妈,我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