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们来读《居里夫人自传》,一起学习居里夫人好的教育思想。
1.重视体育健康与个性差异独立性
居里夫人在她的自传中说美国人非常重视学生的健康与体育锻炼,美国学生在个性发展和独立自主方面有着充分的自由。
反观我们的教育,孩子作业很多,视力有问题,休息时间短,体能有问题,锻炼形式主义化,达不到真正的果效,学校饭菜没有合理搭配,厕所文化情绪无法疏解,一切都在恶性循环。
在国内学生要有个性的发展还是相对困难的,家长的管制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学校的学习内容僵化了孩子的思维,千篇一律的教学法无法锻炼孩子的独立思维。
在抄写与刷题的两面夹击中,我们的孩子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吗?
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也不是培养只会言听计从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
教育之难在于我们希望孩子怎么样,而不是发现孩子想要怎么样,或是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2.珍视每个孩子的潜能,全面看待问题
居里夫人说自己性格内向,一听到老师叫她上台就会吓得不行,恨不能跑出教室躲起来。
上海科技馆倪闽景馆长也曾说那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伟大的创新者。因为他们的思维因与众不同而奇特。
居里夫人虽然不善言辞,但这样的性格却适合静心思考潜心做研究。
人无完人,八面玲珑的全能之人几乎很少存在,为何还要去要求孩子每门都考很好呢?
教育是目光长远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部微观聚焦每一次考试。
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马云也不是第一次就高考成功。
发现寻找孩子的优势,珍视他的独创潜能并放大,而不是微观每一次的失败与错误,或者持续放大孩子的弱势削减其学习热情。
全面综合看待问题才是教育者需要进化的教育观。跳出成绩圈层找到孩子的闪亮之处,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3学习内容注重身心发展规律无需太多
居里夫人并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进中学念书,因为她总觉得中学的课程太多,课时太长,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她还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其身心健康发育、成长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当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学习文艺知识。
知识无穷尽,学习不知从何而起变得耗时又费力。
一份四年级数学试卷3000多字,比高考试卷字数多一倍。
过度内卷真心不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
中考要准备那么多门笔试的内容,还要考体育,孩子的时间哪有那么多。
制定考试规则的人自己的小孩都不在国内,所以他们不知民间疾苦吗?
让领导自己参加中考高考试一试,很多超纲内容真心没有必要。
当学习不再成为快乐的事,那我们的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居里夫人建议多学习文艺知识,因为文艺的东西可以让人产生愉悦,也可以拓展思维与想象力。
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走进社区与文化场馆,体会真实的社会。
因为在成年人的工作环境中,也不需要什么学科都学。
正如叶澜先生所说:
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
学习尊重生命发展规律的事,也许才是生命的真正觉醒。
4成为孩子的筑梦者并持续鼓励他用行动梦想成真
居里夫人认为必须要把生活变成一个梦,然后再使梦想变成现实。
我们的孩子很多都是空心病,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世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什么事情都无所谓。
因为他们早已成为被人操控没有自由的提线木偶。
我们教育生活的氛围大多以批评说教为主,没有尊重、自由与鼓励肯定。
如果一个孩子有一个为他筑梦的人,他该是有多幸运啊。
不断鼓励他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勤而行之实现梦想。
即使没有成真,为梦想拼搏的一路繁花也在为其生命注入活力。
为孩子筑梦,引导他突破自己成为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如哪吒导演饺子,如韩寒,如残疾人灿烂微笑的正能量,如病痛仍坚守自己热爱的词作者唐恬。
有梦,就有路。
千万别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盲目卷孩子不如认真卷自己,
一起努力多读书学习,
成为一个不后悔的合格的家长,
成为一个让孩子快乐微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