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1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驺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2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3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膜胀,支鬲肤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复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注释】
1、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五脏者,其内隐而不见,夫何以知其然?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道》曰:“道隐而德显。”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观其德而知其道也。故知皮毛之荣枯以知肺,知脉颜之兴衰以知心,知筋爪之柔坚以知肝,知肉唇之厚薄以知脾,知骨发之正脆以知肾。
2、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医家以五味养五脏,但是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故医家调和五味以调理五脏。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而无不为。虚其心,实其腹,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告诫我们不为外在的物质诱惑,则能保持身心自然调和。才能够做到“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吃嘛嘛香!
3、五脏之气:五脏之气见,荣者生,败者亡,有脾胃之气者生,无脾胃之气者亡。脾胃者,后天之本也,本立道生,济阴阳,调水火,炼天地万物以养形神。
止一箴言
1、医家以五味、五色、五行、五音、五谷,调和以养五脏,望闻问切以辨五脏之象。
2、酸辣苦甜咸五味,过度偏好会损伤五脏,适可而止才是正道。那么,美妙的音乐呢?奇珍异宝呢?兴趣爱好呢?事业呢?美名呢?老子曰:“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再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道无夷。”告诫我们,作事应尊道贵德,顺应自然,张弛有度,犹如百谷王,夫唯不欲盈,故无忧!《道》曰:“修既是不修,不修既是修。为既是无为,无为既是为。虚既是实,实既是虚。”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道》曰:“注重内在精神道德的修养,顺应自然,保持内心恬淡虚无,淡泊名利,才是修身养性之妙要。”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道》,//www.greatytc.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www.greatytc.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